[实用新型]一种甘蔗施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6135.1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9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林希昊;姚艳丽;洪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 |
主分类号: | A01C15/00 | 分类号: | A01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52401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蔗 施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蔗施肥机。
背景技术:
目前,比较科学合理的甘蔗种植行距为以60-80厘米,对甘蔗的施肥大多采用手工作业,而手工施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种植量,需要对甘蔗施肥机械进行研究创新,但是如此窄小的行距,大型农业机械难以施展,必须要小型机械才能适应。专利号为200820189889.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甘蔗施肥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动力装置、减速驱动装置、由减速驱动装置驱动的左右两个驱动轮以及机架前安装的导向轮、左右两个碎坭耙轮、左右两个肥沟犁、肥料漏斗、培土犁等,克服目前所用的甘蔗施肥机械需要行距过宽的不足,解决了手工甘蔗施肥所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效率底下,浪费肥料等问题。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左右两个肥沟犁之间的距离不可调节,而每块地中甘蔗种植行距又不是固定不变,所以导致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另外,肥沟犁犁头的角度固定不动,使得犁土时的深度得不到控制,而不同的土壤以及不同时期的施肥所需要犁土地深度的不一样的,导致其适用性差,并且犁头很容易损坏。所以,本实用新型对上述专利提出了改进以克服其存在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蔗施肥机,以解决目前甘蔗施肥机左右两个肥沟犁之间的距离不可调节以及肥沟犁犁头的角度固定导致的使用局限性大和适用性差等问题,更好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节约肥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甘蔗施肥机,包括机架、依次安装在机架底部的导向轮、左右两个碎坭耙轮、左右两个肥沟犁、驱动轮以及培土梨,机架顶部安装有动力装置和肥料漏斗,动力装置驱动左右两个碎坭耙轮和驱动轮,肥料漏斗与设置在驱动轮和培土梨之间的左右两根肥料导管连通,所述左右两个肥沟犁通过其上铰接的安装杆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左右两个肥沟犁之间的距离可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甘蔗施肥机,所述安装杆处机架上同一直线对称开有至少4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杆一端穿过安装孔并通过上下螺帽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优选的一种甘蔗施肥机,所述安装杆处机架上开有长孔,所述安装杆一端穿过长孔并通过上下螺帽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优选的一种甘蔗施肥机,所述左右两个肥沟犁上设有由螺母螺杆副组成的犁头角度调节器,所述螺母螺杆副上还设有调节手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甘蔗施肥机,所述动力装置通过减速驱动装置和驱动轴驱动左右两个碎坭耙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甘蔗施肥机,所述碎坭耙轮由6至12根耙齿组成,耙齿的立体形状如错开的人字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甘蔗施肥机,所述肥沟犁的犁内侧形成一个角度为30-50度的肥沟犁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甘蔗施肥机,所述培土梨以中线为顶点分为左右两个边翼,呈一个角度为150-175度的边翼角。
采取上述措施的本实用新型,动力通过减速驱动装置驱动本实用新型在两行甘蔗的中间前进时,碎坭耙轮将两边靠近甘蔗的坭土打碎整理,后面的肥沟梨根据需要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及犁头的角度,梨开两行肥沟,肥料由肥料导管漏入肥沟中,培土梨将坭土陪向肥沟把肥料用土陪上,这样完成整个施肥过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肥沟犁之间的距离可通过安装杆与安装孔或长孔的组合得到调节,适用于小行距范围内的多行距条件施肥。
2、本实用新型的肥沟犁的犁头角度通过螺母螺杆副得到得到调节,可适用于多种硬度土壤和各种时期的施肥,且不易损坏。
3、本实用新型对于行距窄小的甘蔗种植施肥尤其适应,结果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实施容易。
4、本实用新型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低了劳动强度,肥料的施肥更准确,更易于精准施放,避免了浪费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甘蔗施肥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肥沟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肥沟犁与培土梨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架的安装孔部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机架的长孔部分示意图;
其中,1-机架,2-碎坭耙轮,3-驱动轴,4-肥沟犁,5-螺母螺杆副,6-安装杆,6-1-上下螺帽,7-培土梨,8-肥料导管,9-安装孔,10-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6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材炮制过程中软化切制的新方法
- 下一篇:太阳能泛光灯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