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颗粒物料储存仓的相对封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6137.0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2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元;贾双燕;采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32 | 分类号: | B65D88/32;B65D90/54;B65D9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物料 储存 相对 封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颗粒物料储存仓的相对封闭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颗粒物料储存仓与相邻仓体之间,在物料静止和移动状态下,保证物料储存仓内环境相对密封的设备。
背景技术
部分的颗粒物料储存仓由于储存物料的特殊性质,需要对物料储存仓实现密封,隔绝其与空气的接触,或将其与其他相邻仓体间内实现隔断。比如说某些颗粒催化剂的储存,需要隔绝空气,避免其因接触空气吸水或氧化而失去催化活性。而对于部分高温下极易与空气接触发生燃烧,甚至爆炸的颗粒状物料更是如此,典型的就是活性炭、活性焦的加热解吸附过程。
而目前对这样的颗粒物料的储存,一般采用三段式间歇运转模式,实现对物料储存仓的密封。首先物料进入进料仓,后被卸入缓冲仓;关闭缓冲仓进料阀,在缓冲仓内吹入密封气逐渐置换随进料过程进入缓冲仓的空气或其他非密封气气体;缓冲仓内密封气置换完毕,开启缓冲仓卸料阀;缓冲仓内物料卸入物料储存仓后,关闭缓冲仓卸料阀;全部三段操作完成,重复以上操作实现物料储存仓的进料间歇操作。卸料时,物料储存仓首先将物料卸入缓冲仓,关闭缓冲仓进料阀;开启缓冲仓卸料阀,将物料卸入卸料仓或直接卸出;卸料完成后,关闭缓冲仓卸料阀;开启密封气进气阀,向缓冲仓内注入密封气排出空气或其他非密封气气体;密封气置换完成后,重新开始卸料操作。
三段式间歇运转密封方式无法实现物料的连续流动,且密封气的用量大。置换缓冲仓内的其他气体需要4~5倍缓冲仓体积的密封气,甚至更多。而物料储存仓的密封气一般采用的多为惰性气体,其制备成本势必增加物料储存成本。间歇式的运转造成了物料储存仓单位时间的处理量较小,对于物料储存仓也作为工艺设备一部分的工艺系统来说,也意味着能耗的增加和系统的复杂以及规模的扩大。以活性炭、活性焦的加热解吸附为例,物料储存仓作为解吸附反应设备,在此密封的环境里,活性焦、活性炭的温度升高速度随着其与热源之间温差的缩小逐渐减少,解吸附过程的耗时被延长,单位时间处理量降低;外排热源的温度逐渐升高,热量被大量损失,造成系统能耗的增加;为回收外排热源就需要将多个反应设备实现串联,实现热回收,系统复杂程度大大增加。
为了避免三段式间歇运转密封方式带来的不足,也有采用延长物料联通管的方式实现物料的连续运动下密封物料储存仓的。但此办法仅适用于物料储存仓内密封气正压且压力不高的条件下,同时会大幅增加物料储存仓的实际高度,造成建设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颗粒物料储存仓的相对封闭装置,其物料储存仓内物料可实现连续移动,相邻仓体内环境相对独立,密封性能好,密封气体用量小,结构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颗粒物料储存仓的相对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进料仓、第一物料联通管、物料储存仓、第二物料联通管、卸料仓,第一物料联通管两端分别与进料仓和物料储存仓相连,第二物料联通管两端分别与物料储存仓和卸料仓相连。
在所述的进料仓上设有进料管、气体进出口,进料管设置在进料仓上方,进料仓下部有漏斗与第一物料连通管入口相连。
所述的物料储存仓上设有密封气体入口,用于补充密封所用密封气体;所述的物料储存仓上设有密封气体出口,用于密封气体的排放或循环,维持物料储存仓内的密封气体环境。
所述的卸料仓上设有卸料管、气体进出口,所述卸料管设置在卸料仓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颗粒物料储存仓内相对封闭,物料可实现正常连续运动。
2、颗粒物料储存仓内气相环境密封性能好,仅有少量密封气外排,外部环境气无法进入颗粒物料储存仓内。
3、颗粒物料储存仓内相对封闭,密封气用量少,物料连通管短。
4、结构简单。整个装置内无转动设备、阀门。
5、运行简单稳定。控制颗粒物料储存仓与相邻仓体内的气相环境压力,就可以保证颗粒物料储存仓的气相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61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真空发生器的吸附治具
- 下一篇:一种双头钻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