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变径桩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8289.4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8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樊俊丽;刘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8 | 分类号: | E02D5/48;E02D5/7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1107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桩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桩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变径桩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建筑物中,普遍使用桩基础。常用的桩基础为多棱的柱体结构,该柱体结构的前端截面与后端截面相同,而其前端部则具有尖端,以便于打桩时伸入地下。
当将该种桩基础打入地下后,由于其前端截面与后端截面相同,因此,仅其前端会受到土壤的束缚力,其后端则由于土壤已被充分开拓,从而失去了对后端的束缚力。若要保证后端受到土壤的束缚力,则需另行夯实土壤,此不仅工程量大,且效果并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新型变径桩基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变径桩基结构,包括桩基主体,所述桩基主体的前端为桩基头,所述桩基主体为平顶圆锥体,所述桩基头形成于该平顶圆锥体的平顶处,所述平顶圆锥体的轴线与其圆周面的夹角为5~10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变径桩基结构中,所述桩基头为圆锥体,该圆锥体的底面即为所述平顶圆锥体的平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变径桩基结构中,所述圆锥体的轴线与其圆周面的夹角为30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变径桩基结构中,通过将桩基主体设置为具有渐变截面的圆锥体,使得桩基在打入地下后,其前端和后端都能充分受到土壤的束缚力,一次打桩即可实现牢靠固定,操作简便且固定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变径桩基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变径桩基结构,包括桩基主体1,所述桩基主体1的前端为桩基头2,所述桩基主体1为平顶圆锥体,该平顶圆锥体的底面7的面积大于其平顶6的面积,且该平顶圆锥体的轴线4与其圆周面5的夹角为5~10度,本实施例中以5度为例进行说明,此种具有渐变截面的结构可保证桩基打入地下后,其前端和后端都能充分受到土壤的束缚力,且此种结构也便于加工制造。
所述桩基头2形成于该平顶圆锥体的平顶6处,本实施例中,所述桩基头2可为圆锥体,进一步的,令该圆锥体的底面的面积与所述平顶圆锥体的平顶6面积一致,即所述圆锥体的底面即为所述平顶圆锥体的平顶。为便于打桩、以及从制造等角度综合考虑,本实施例中,所述圆锥体的轴线4与其圆周面3的夹角为30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变径桩基结构中,通过将桩基主体设置为具有渐变截面的圆锥体,使得桩基在打入地下后,其前端和后端都能充分受到土壤的束缚力,一次打桩即可实现牢靠固定,操作简便且固定效果明显。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82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叶片模具的水平调节装置
- 下一篇:焊接变距入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