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镇、乡集中型污水处理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9124.9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8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唐传祥;禹芝文;游建军;杜成琼;曾丁松;刘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郴州国水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 |
地址: | 41001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集中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装置领域,进一步是指一种适合镇(乡)集中型污水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镇(乡)尚未建设污水处理厂,镇(乡)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水体,污染严重。镇(乡)由于受资金技术的限制,污水治理进程缓慢,远落后于城镇。
在镇(乡)污水处理系统中,利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是污水得到净化的关键技术,以前的镇(乡)污水处理大多采用厌氧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滤池、氧化沟、生物转盘、传统活性污泥法等技术。
如专利申请号201120040375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设置于地下的进水井和调节池,进水井内设置有格栅和提升泵,调节池内设置有曝气管;进水井和调节池之间设置有一个积水池,积水池内安置有吸附填料,吸附填料上方设置与提升泵连接的喷洒装置,积水池通过排水口与调节池连通;所述吸附填料是由多层作物秸秆和多层农业土壤在积水池内交替摊铺形成的多层结构。
如专利申请号200810104257公开了一种缺氧-厌氧-氧化沟反应器装置,包括水箱、缺氧池、厌氧池、曝气池和二沉池组成,化学除磷部分包括设有进水管;回流管,剩余管的化学除磷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厌氧池连接化学除磷反应器,化学除磷反应器的回流管经生物除磷连接氧化沟曝气池。
氧化沟法、传统活性污泥法是大多用于城镇污水处理的技术,由于存在投资高、运行费用高、电耗高等问题,不适用小型污水处理厂。而单独使用厌氧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技术,其处理程度低,不能达到同时去除COD(有机物)、总氮和总磷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造价、低成本、低能耗、低占地、高效率的一种适合镇、乡污水处理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在一个装置内完成水质均化、初次沉淀、生物降解、二次沉淀。污水中有机物好氧、亚厌氧、厌氧不断交替运行,在去除COD(有机物)的同时,能够有效去除总氮和总磷,并且能做到污泥减量化,具有小型化和装置集成化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合镇、乡集中型污水处理的装置,包括消毒与排放区,由调节酸化区、亚厌氧区、好氧反应区和消毒与排放区依次连通组成;
所述调节酸化区的前端设有进水槽和进水管;入口设有机械格栅;底部设有空气搅拌管,后端设有组合填料I;侧壁设有回流污泥管b;
所述亚厌氧区底部沿对角线方向设有低速潜水搅拌器、中部沿垂直方向设有组合填料II;侧壁设有回流污泥管c;
所述好氧反应区的侧壁外部设有鼓风曝气系统;底部设有曝气器;前端沿垂直方向设有液位计;后端设有滗水器;后端的池底设有回流污泥泵、回流污泥管a、剩余污泥泵和剩余污泥管;
其中,回流污泥泵通过回流污泥管a与调节酸化区的回流污泥管b和亚厌氧区的回流污泥管c连通。
所述消毒与排放区的内部设有消毒设施、后部设有排水槽和出水管。
所述组合填料II(14)高度为2m-3m,设置在低速潜水搅拌器(11)的上方。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HA-CASS设计方案,即膜、泥共生水解酸化-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调节酸化区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起缓冲作用,同时对原污水进行预酸化,以提高后续生化处理的效果。
亚厌氧区(HA)可在厌氧或兼氧条件下运行,其基本功能是防止产生污泥膨胀,同时还具有促进磷的进一步释放和强化反硝化的作用。另外,在这个区内的难降解大分子物质发生水解作用,对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好氧反应区(CASS)是去除有机物的主要场所。运行过程中将曝气强度加以控制,以使反应区处于同步硝化-反硝化状态,从而实现高效降解有机物。污泥回流至亚厌氧区是保证活性污泥在亚厌氧区经历一个高负荷阶段,从而有利于系统中絮凝性细菌的生长,并提高污泥的活性,有效地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和繁殖。污泥回流至调节酸化区是使污泥进一步酸化,以减少系统内的剩余污泥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合镇、乡集中型污水处理的装置,在一个装置内完成水质均化、初次沉淀、生物降解、二次沉淀。污水中有机物好氧、亚厌氧、厌氧不断交替运行,在去除COD(有机物)的同时,能够有效去除总氮和总磷,并且能做到污泥减量化,具有小型化和装置集成化的特点,易于运输和安装,施工周期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郴州国水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郴州国水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91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