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液化天然气/燃油双燃料的港作拖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9376.1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6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权;刘楠;盛苏建;秦柄军;管明利;王良波;张龙;郑玄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66 | 分类号: | B63B35/66;B63H21/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液化 天然气 燃油 燃料 拖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航运及工程作业辅助装备,尤其涉及一种应用液化天然气/燃油双燃料的港作拖轮。
背景技术
全球航运业所面临的排放限制变得日益严苛,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理念在船舶设计与建造领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燃料的应用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而天然气作为适用清洁能源的代表具有经济、环保、稳定等诸多明显优势,液化天然气(LNG)已经成为船舶新型环保动力的首当之选。
传统燃油作为燃料港作拖轮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营运成本高;燃油的价格约为8600元/吨,LNG燃料的价格为5400元/吨。经测算使用LNG燃料能有效降低拖轮营运成本。2)污染排放量大,不利于环境保护;LNG燃料比传统燃油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的指标都有显著降低;其中二氧化碳排量减少约22%,硫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降低约100%,氮氧化物排放约降低92%。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传统燃油港作拖轮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在港口内提供辅助大型船舶操纵作业服务并且满足沿海航区拖带作业要求的应用液化天然气/燃油双燃料的港作拖轮。该应用液化天然气/燃油双燃料的港作拖轮在设计上满足国内外技术及行政部门(包括国际海事组织、国际石油及天然气行业协会与论坛、中国船级社、中国政府主管部门等)所有适用于LNG运输船和气体燃料动力船的最新公约、规范、法律、法规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液化天然气/燃油双燃料的港作拖轮,包括:
一横骨架式、单甲板、前倾板型首柱和圆角方尾的全焊接钢质船体;
设置在所述船体上的主甲板;
设置在所述主甲板上的主甲板室;
设置在所述主甲板室上的起居甲板室;
设置在所述起居甲板室上的驾驶室;
所述主甲板下方与船体之间的空间采用四道水密横舱壁分隔成首尖舱、应急消防泵舱、锚链舱、LNG罐存储舱、机舱和舵桨舱;其中所述首尖舱、所述应急消防泵舱和所述锚链舱位于所述船体的前部,所述LNG罐存储舱和所述机舱位于船体的中部,所述舵桨舱设置在船体的尾部,所述LNG罐存储舱位于所述机舱的前方;在所述LNG罐存储舱内以船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模块化气体燃料供应装置,所述机舱内以船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LNG/燃油发动机,所述舵桨舱内以船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舵桨机构;位于船体中轴线同侧的所述模块化气体燃料供应装置和所述LNG/燃油发动机通过天然气管路连接,所述LNG/燃油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与位于船体中轴线同侧的舵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舵桨机构中的螺旋桨和舵延伸至船体尾部外;
在所述主甲板上设置有一加气装置,所述加气装置与所述模块化气体燃料供应装置的入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气装置包括充装管路和设置在充装管路通岸接头处且与所述充装管路串联的阀组件,所述充装管路与所述模块化气体燃料供应装置的入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阀组件包括相互串联的一个手动截止阀和一个遥控切断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阀组件为手动操作和遥控操作的组合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充装管路通岸接头下方设置有一承滴盘,所述承滴盘上设置有一通向船体舷外的排气管。
所述加气装置采用A-60级防火分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充装管路上设置有一充氮接口,所述充氮接口通过充氮管路连接一氮气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机舱的舱底和所述LNG罐存储舱的舱底均为双层舱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机舱为本质安全型机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LNG罐存储舱为本质安全型LNG罐存储舱。
所述LNG罐存储舱与所述机舱、所述应急消防泵舱、所述锚链舱和所述主甲板之间的边界采用气密性填料分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93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键盘和鼠标单向传输的方法
- 下一篇:数据管理方法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