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旋软管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9495.7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2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玲玲;叶芳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立霖卫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08 | 分类号: | F16L27/08;F16L3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旋 软管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连接软管,特别与一种自旋软管的接头结构相关。
背景技术
软管较多应用在龙头、洁具、淋浴器的水路连接上,一般软管连接后连接端与外接件之间为相对固定的结构,使用中软管容易因为扭转或缠绕造成接口处应力集中而发生破裂,影响软管的使用寿命和外型的美观。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而进行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旋软管接头,可有效解决软管使用中发生的扭转和缠绕问题,进而保护软管,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旋软管接头,包括有软管、接头和连接套,软管为中空的管体,所述接头的中部为贯穿两端的通孔,该接头前后分设有第一、第二结合部,第一结合部与软管固定连接,第二结合部与连接套形成可转动的密封连接,特别是所述接头第二结合部的端部凸出一凸垣,外壁上设有容置密封圈的密封凹槽;所述连接套内部设有阶梯套孔,该两套孔间形成一与第二结合部凸垣对应配合的限位凹槽。
该接头第一结合部的外壁上设有凸筋。
所述软管的端部包覆有封套。
采用上述结构,连接后软管通过接头可相对连接套转动,借此结构可以消除软管使用中发生的扭转和缠绕问题,进而保护软管,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自旋软管接头如图1、2、3所示,主要由软管1、封套2、接头3、连接套4组成,软管1为中空的管体,所述封套2紧密包覆在软管1端部外壁上,所述接头3前后分设有第一、第二结合部31、32,其第一结合部31伸入软管1内与软管1固定连接,第二结合部32则与连接套4形成可转动的密封连接,该接头3的中部为贯穿两端的通孔33,该接头3与软管1连接的第一结合部31的外壁上设有凸筋34,与连接套4配合的第二结合部32在端部凸出一凸垣35,外壁上间隔设有密封凹槽36,供设置密封圈,所述连接套4内部设有上大下小的阶梯套孔41、42,大套孔41供与外接件配合,小套孔42与接头3的第二结合部32形成配合,该两套孔41、42间衔接处形成一限位凹槽43,软管通过该连接套4与外接件连接。
安装时,首先将接头3置入连接套4内,其第一结合部31通过阶梯套孔41、42后凸出连接套4伸入软管1内,通过粘胶、热熔或其它方式与软管1固定连接,第二结合部32则与连接套套孔42密封配合,并借助凸垣35与限位凹槽43的配合,使接头3与连接套4可转动的密封连接在一起,并且连接后软管可相对连接套转动,借此结构可以消除软管使用中发生的扭转和缠绕问题,进而保护软管,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立霖卫浴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立霖卫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94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