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形吹气襟翼涵道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0333.5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3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宋宪龙;李长俊;王庆立;刘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10 | 分类号: | B64C2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吹气 襟翼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涉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形吹气襟翼涵道飞行器。
背景技术
涵道飞行器本身有很多优点,比如同样尺寸的风扇能产生更大的升力,风扇被包裹在涵道中,因此噪音小、免受碰撞。但由于风扇和涵道壳体尺寸相对较小,为了产生较大的升力,气流下洗速度快,因此功耗大,升力效率低,续航时间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一步提升其气动效率,设计出大升力、高载重、长航时的微型涵道飞行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吹气襟翼涵道飞行器,上部涵道壳体和下部伞形外壳被加强肋连接在一起,组成该飞行器的主要结构,上部螺旋桨和下部螺旋桨各通过环形构件安装于下部伞形外壳的内部,控制舵面通过铰链安装于下部伞形外壳的下部;起落架通过卡箍安装于下部伞形外壳的底部环形构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上部涵道壳体产生一部分升力,同时对气流起到增速和整流的作用,上部涵道的气流一部分通过内涵道向下流动,一部分被伞形壳体上端切割,由于边界层吸附效应,沿着伞形外壳快速向下流动,伞形外壳的特殊曲率使得气流产生了额外的升力,进而提高了升力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环形吹气襟翼涵道飞行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环形吹气襟翼涵道飞行器增升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环形吹气襟翼涵道飞行器上部涵道壳体外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环形吹气襟翼涵道飞行器下部伞形外壳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主要由上部涵道壳体1、加强肋7、上部螺旋桨2、下部伞形外壳3、下部螺旋桨4、控制舵面5、起落架6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吹气襟翼涵道飞行器,简要概括就是在常规涵道飞行器的基础上,在其涵道下方加装一个伞形外壳作为增升装置,进一步提高升力效率,承担增升、增效作用,称之为环形吹气襟翼。上部涵道壳体1和下部伞形外壳3被加强肋7连接在一起,组成该飞行器的主要结构,上部螺旋桨2和下部螺旋桨4各通过环形构件安装于下部伞形外壳3的内部,控制舵面5通过铰链安装于下部伞形外壳3的下部。起落架6通过卡箍安装于下部伞形外壳3的底部环形构件上。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上部涵道壳体产生一部分升力,同时对气流起到增速和整流的作用,上部涵道的气流一部分通过内涵道向下流动,一部分被伞形壳体上端切割,由于边界层吸附效应,沿着伞形外壳快速向下流动,伞形外壳的特殊曲率使得气流产生了额外的升力,进而提高了升力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部涵道壳体1和下部伞形外壳3具有特殊的外形,如图3和图4所示。
上部结构主要由18个普通肋、6个加强肋和3个环形梁构件组成主要承力结构,外面蒙以轻木蒙板和热缩蒙皮维持气动外形。普通肋采用厚2mm的松木板,环形梁为厚2mm的层板。各构件均有减轻孔。
下部主要结构同上部结构类似,由18个普通肋、6个加强肋和5个环形梁构件组成主要承力结构,外面蒙以热缩蒙皮维持气动外形。其中有2个环形梁构件承担了安装电机的作用,最底部的环形梁承担安装起落架的作用。同上部结构不同的是,在下部结构的内部还有一个内涵道,安装有动力装置——电机和螺旋桨。
整机沿周向均布有6个加强肋,起到连接上部和下部结构的作用,并且其中间较大面积的腹板起到梳理外涵道气流的作用,可以抵消一部分反扭矩。加强肋为厚3mm的层板制成。
该机起落架由铝管弯曲、焊接而成,在起落架的四个“脚”上安装有泡沫减震球,起到缓冲作用。起落架铝管的弹性变形也可以抵消一部分着陆冲击力。该起落架安装于下部结构的环形梁上。
本机采用双电机、双螺旋桨、共轴反转设计配平扭矩。通过在遥控装置中独立设置两电机的油门曲线,使两套电机在整个转速范围内基本同步;再通过微调舵面,达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由于内涵道气流速度大,操纵效率高,该机的操纵舵面布置在内涵道的底部。舵面分为2组3片,其中2个较小的舵面由2部舵机分别控制,可以差动偏转,从而可以控制绕对称轴的旋转操纵;较大的舵面偏转和两个小舵面的同步偏转可以分别实现两个方向的俯仰操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03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通用航空飞机拖车
- 下一篇:一种系留热气飞艇吊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