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出钢用挡渣塞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0602.8 | 申请日: | 201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6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龙;李伟东;徐福泉;袁皓;杨辉;王成青;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出钢用挡渣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炉冶炼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炉出钢时挡渣所用得挡渣塞。
背景技术
转炉采用挡渣塞挡渣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挡渣方式,目前铁质外敷耐火材料的锥体挡渣塞是常用的一种,该挡渣塞在出钢末期加入出钢口上方,可破坏出钢后期的钢水旋流,并在出钢终了时挡住炉渣。
但因其耐火材料的厚度在锥体上不一致,挡渣塞加入转炉后经常出现耐火材料的脱落,同时由于其流钢槽平行于锥体轴线,出钢终了后,部分炉渣从流钢槽流出,导致挡渣效果不理想。且由于挡渣塞上的流钢槽平行于锥体轴线,加入转炉后,受钢水的旋流冲击,极容易倾斜,从而无法有效的挡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减少挡渣塞表面耐火材料的脱落,提高挡渣塞挡渣成功率和挡渣效果的出钢用挡渣塞。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解决措施;
一种出钢用挡渣塞,其特征在于,由导向杆、配重铁锥体、耐火层及填充料组成;导向杆上连接一上端面设有圆形开口、并带有空心内腔的配重铁锥体,配重铁锥体内腔充填有填充料,外壁均匀涂敷有一层等厚的耐火层,沿耐火层轴向开有4-10个流钢槽。
所述配重铁锥体圆形开口直径为挡渣塞上端直径的1∕4~1∕2。
所述配重铁锥体外壁涂敷的耐火层厚度为5~50mm。
所述配重铁锥体耐火层上的流钢槽为螺旋形。
所述挡渣塞的整体体积密度为3.2~5.0g∕cm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出钢口直径确定配重铁锥体和耐火层厚度,由于耐火层厚度一致,在转炉内受热状态下,均匀的膨胀,可防止耐火材料的开裂和剥落;又由于锥体上的流钢槽是螺旋形的,加入到出钢口上方时,受钢水旋流的冲击时可以旋转,避免挡渣塞倾斜;出钢终了时,钢水可从流钢槽流出,而渣密度低,流动性差,无法从流钢槽流出,提高了挡渣效果;锥体为半封闭式,内部空心,便于填充料的加入;挡渣塞的体积密度可通过调整配重铁锥体厚度和填充料的量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有效的挡渣功能。
在180吨转炉出钢时采用本实用新型,其挡渣成功率达97%以上,下渣量可控制在2kg/t钢以下,并有效控制了挡渣塞表面耐火材料的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出钢用挡渣塞俯视图。
图2为出钢用挡渣塞纵向剖面图。
图中:导向杆1、配重铁锥体2、耐火层3、填充料4、流钢槽5。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见,本实用新型是由导向杆1、配重铁锥体2、耐火层3及填充料4所组成。导向杆1采用圆钢制作。配重铁锥体2的整体形状呈圆锥体,圆锥体上端面中心位置设有一圆形开口、内腔为空心的,配重铁锥体2的圆形开口直径为挡渣塞上端直径的1∕3,以便于向内腔中充填填充料4。
将配重铁锥体2下端锥头焊接到导向杆1的中部,使导向杆1上端稍出头,下端留有预定的长度。再通过圆形开口向配重铁锥体2的内腔中充填满填充料4,使挡渣塞得整体体积密度达到3.4g∕cm3。然后,在配重铁锥体2的外壁上均匀涂敷一层15mm厚的耐火层3,且保证各部位上的耐火层3厚度相同。最后,再沿着耐火层3的轴线方向加工出4个螺旋形的流钢槽5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制作完成后的挡渣塞,应保证其整体体积密度达到3.2-5.0g∕cm3,从而有效实现预定的挡渣功能。体积密度可通过调整配重铁锥体2的厚度和填充料4的数量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06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钙/硅铁复合包芯线
- 下一篇:转炉干法除尘蒸发冷却塔喷水量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