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1kV复合集束架空绝缘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1106.4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2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毛方忠;吕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都电力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郭华俊 |
地址: | 2371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kv 复合 集束 架空 绝缘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1kV复合集束架空绝缘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中小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及国家智能电网的建设工程的展开,建设以光纤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安全可靠、结构合理、覆盖面全的大容量、高速通信网络;优化网络结构、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建设和完善骨干光传输网络;加快配电和用电环节通信网建设,实现电力光纤到户,建立用户与智能电网之间实时、互动、开放、灵活的通信网络,满足智能电力系统对通信信息平台的要求。现有的电缆,通信电缆和输电线缆是分开的,功能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同时进行通信和输电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1kV复合集束架空绝缘电缆,以解决现有的电缆功能单一的问题、使得电缆具备通信和输电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1kV复合集束架空绝缘电缆。
1kV复合集束架空绝缘电缆,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一个零线绝缘线芯和三个相线绝缘线芯;相邻的两个绝缘线芯之间通过连接筋相固定连接;所述零线绝缘线芯从内至外依次为:光纤电缆芯、铝包钢线绞合层、铝单线绞合层和绝缘层;所述相线绝缘线芯从内至外依次为:铝单线绞合导体、相序标志线和绝缘层。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为了增加电缆的抗拉强度,承载电缆的重量,一般架空导线用镀锌钢绞线做承载线芯,本实用新型1kV以下复合集束架空绝缘电缆导体线芯采用铝包钢线做承载线芯,主要是因铝包芯铝线具有优良的导电率,降低线路损失。在强度方面,由于铝包钢丝的抗拉强度高于镀锌钢丝可使导线的强度增加2%~4%,在单位重量方面,铝包钢芯铝绞线比钢芯铝绞线降低3%~4%。因而在架设线路时可以减少电缆弧垂度。
4)零线线芯内层采用6~18芯光纤电缆、中间层用铝包钢线绞合,外层用铝单线绞合结构,因零线电位差为0,导线在运行时,电缆和光纤不存在电位差现象,外绞合导线又起到金属屏蔽层的作用,消除光纤通信时外界的干扰。
3)相线线芯采用铝单线绞合而成,同时绞入一根相序标志线,便于远距离架设识别。
4)电缆绝缘挤出专用模具,采用4芯同时挤出生产,减少生产成本,保证电缆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1kV复合集束架空绝缘电缆,具有可使得电缆具备通信和输电功能、整体重量轻、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1kV复合集束架空绝缘电缆的结构图。
图1中标号:1零线绝缘线芯,2相线绝缘线芯,3连接筋,4光纤电缆芯,5铝包钢线绞合层,6铝单线绞合层,7绝缘层,8铝单线绞合导体,9相序标志线。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1kV复合集束架空绝缘电缆,包括多个绝缘线芯;绝缘线芯包括一个零线绝缘线芯1和三个相线绝缘线芯2;相邻的两个绝缘线芯之间通过连接筋3相固定连接;所述零线绝缘线芯1从内至外依次为:光纤电缆芯4、铝包钢线绞合层5、铝单线绞合层6和绝缘层7;所述相线绝缘线芯2从内至外依次为:铝单线绞合导体8、相序标志线9和绝缘层7。
电缆除具备黑色架空电缆优良的导电、绝缘、耐候性能外,还在零线绝缘线芯中设置了光纤电缆芯,具有信息通讯的功能。由于线芯采用钢芯承载结构,弥补了电缆架设过程杆塔裕度不足的问题。免去单独架设光纤线路。达到降低建设投资,节约成本,架设与维护方便目的。
由于架设线路占用走廊空间小,不宜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可以减少人身触电事故。电缆的绝缘层采用特殊设计模具,4根线芯一次挤出方方式,保证了护套的偏心度及连接筋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1kV以下复合集束架空绝缘电缆具备黑色架空电缆优良的导电、绝缘、耐候性能;设计的长期运行允许最高温度为90℃;导体短路时允许最高温度250℃;断裂伸长率200%;电缆的过载温度系数好,热稳定性、还具备钢芯铝绞线的高抗拉强度的优点,在保证了在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同时。又能够实现高度智能化的电网管理信息化通讯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都电力线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都电力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11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