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顶作业自动升降护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1547.4 | 申请日: | 2012-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4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宋玉庆;孙笃玲;法子利;王俊玲;张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18 | 分类号: | E04F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顶 作业 自动 升降 护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顶作业护栏,尤其是用于在车顶作业时保护操作人员安全的一种自动升降护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列车及地铁车辆的车顶外部空调及受电弓等车顶设备均需人工安装,因顶部设备安装周期较长,安装强度较大,故需施工人员长时间在车顶部作业,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既成为首要因素。国内的作业护栏装置均为人工操作,其可靠性与安全性均存在相关不足,如操作人员不能及时将作业护栏升降到指定位置,增加了车顶施工人员和车体的危险性,降低了安全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施工人员和车体在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性的自动升降护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顶作业自动升降护栏装置,包括作业台及天梯,所述天梯上安装有可升降的作业护栏及用于控制所述作业护栏升降的升降装置,在所述作业台上还安装有控制所述升降装置的主控制端。
进一步,在所述作业台的外侧安装有监控车身迁移动作的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主控制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控制端中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作业护栏升降状态的报警装置。
进一步,所述报警装置为蜂鸣器。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驱动所述作业护栏上升到预定位置的时间为2—4秒。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驱动所述作业护栏下降到预定位置的时间为2—10秒。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作业护栏的中部。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为液压驱动机构、或为电机齿轮齿条驱动机构。
进一步,所述作业台为三层。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顶作业自动升降护栏装置,利用红外传感 装置及其反馈系统,完成作业护栏的自动升降,节约工作时间,减少施工人员在车顶作业时的不安全因素,并通过蜂鸣报警装置对失效状态报警监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作业护栏上升后三维主视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作业护栏三维立体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作业护栏下降后三维主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业台1,主控制端2,天梯3,作业护栏4,液压驱动机构5,红外传感器6,报警装置7,车体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车顶作业自动升降护栏装置,包括设置于待作业车体8两侧的三层作业台1,两侧的作业台1通过天梯3连接,天梯3上设有可升降的作业护栏4,作业护栏4一般采用框架结构,在作业护栏4的中间部位安装有用于控制作业护栏4升降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可以采用液压驱动机构、或采用电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等,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升降更为平稳的液压驱动机构5。作业台1的一侧安装有主控制端2,液压驱动机构5与主控制端2连接,控制作业护栏4的升降。
在作业台1的外侧安装有红外传感器6,监控车体8的迁移情况,红外传感器6与主控制端2信号连接,主控制端2中还设置有报警装置7,报警装置7用于监测作业护栏4的升降状态,本实施例中,报警装置7优选采用蜂鸣器。
当红外传感器6检测到有车体8进出作业台1时,红外传感器6将监测到的信号传输至作业台1上的主控制端2,主控制端2自动识别信号并触发电信号给液压驱动机构5,液压驱动机构5的电机获得电信号后带动液压驱动机构5在2—4秒内,推动作业护栏4上升预定位置。
在车体8全部进入或离开作业台1后,红外传感器6接收无车体8从其两端经过的传感信号,并将此传感信号发送至主控制端2,主控制端2发送电信号给液压驱动机构5,液压驱动机构5的电机获得电信号后带动液压驱动机构5推动作业护栏4在2—10秒内下降至预定位置。当红外传感器6将监测到的信号传输至主控制端2后2秒内无信号反馈,即作业护栏4无升降作业,此时,报警装置7开始蜂鸣报警,车体8停止运动,操作人员可到主控制端2进行手动操作并排查故障。
主控制端2通过接收红外传感器6传来的车体8迁移情况的信号后再通过电信号控制液压驱动机构5,从而迅速控制作业台的升降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可避免车体8在运行过程无划伤,同时设有报警装置,从而大大减少施工人员在车体8顶部作业的不安全因素,并避免了人工前去手工操作作业护栏4,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车顶装配工作时间。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15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成纳米载体联合疫苗
- 下一篇:治疗肿瘤形成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