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泥窑窑尾模块化旁路放风余热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2315.0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1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唐金泉;金万金;孙明朗;庄宇刚;林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易世达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一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3 | 代理人: | 郭丽华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窑窑尾 模块化 旁路 放风 余热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锅炉,特别是水泥窑窑尾旁路放风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在水泥窑系统中,原燃料成分对系统影响较大,为了使系统不发生结皮和堵塞等故障,通过技术手段将窑尾烟室至分解炉上升烟道的气体放出一部分,一方面可有效缓解故障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使这部分烟气通过旁路放风锅炉把水加热成蒸汽来进行发电。目前旁路放风锅炉采用散件发货、现场安装的方式,安装周期为3个月,同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旁路放风锅炉的主要受热面现场安装工艺流程为:第一步,将受热面吊挂装置吊装就位;第二步,将受热面进、出口集箱吊装就位;第三步,地面检查组合管屏;第四步,吊装管屏;第五步,管屏与吊挂装置的装配及管屏与进、出口集箱的组装焊接。以上安装步骤中需要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焊接工人在露天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大量的焊接操作,焊接工作量大,焊接难度较高,焊接质量很难控制。锅炉的换热效率直接影响余热电站的发电效率,旁路放风锅炉的安装质量又决定了锅炉效率的高低,由于是散件到货,施工现场条件较差,露天施工又受到季节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很容易造成质量隐患,影响锅炉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快捷的水泥窑窑尾旁路放风余热锅炉。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该余热锅炉的部分组件预先制造成模块,然后由下至上现场组装就位。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下述组件:钢架平台、烟气进口、水冷壁、受热面模块、受热面散件、转向烟道、烟气出口及锅筒。由上述组件构成的锅炉整体呈倒“U”型,在靠近烟气入口的竖井四周采用传统的散件安装方式设置水冷壁,该水冷壁内可以不设受热面散件,也可以设部分受热面散件,所述的受热面散件可以是过热器散件还可以是过热器散件和蒸发器散件。在水冷壁出口的竖井内沿着烟气流动的方向依次设各受热面模块。所述的受热面模块可以是过热器模块、蒸发器模块和省煤器模块。受热面模块各为单独的模块,它们的结构均相同即各自有独立的框架,框架四周设有隔热护板,构成一段方筒形外壳体,最好护板为双层,护板之间填充保温材料;框架上设有通风机构;框架上还设有吊装机构;受热面散件均支撑或吊装在各自外壳体内的框架上;与上述各受热面模块相连的进、出口集箱,它们均有一端设在外壳体外。为避免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管片晃动、挤压变形,最好在框架上设置管片固定机构;另在上述各受热面模块内均设有与受热面对应的除灰机构。上述上下组件相连,最好上下组件通过膨胀机构相连;每个受热面的上、下集箱及和锅筒均通过管路按规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旁路放风锅炉其工作流程简述如下:来自水泥窑窑尾取烟口的烟气(不小于600℃)经烟气进口进入锅炉竖井内,按照由下而上的顺序,先经过水冷壁和过热器、蒸发器,通过转向烟道,烟气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流经省煤器,高温烟气与受热面管束进行热量交换后,最后由烟气出口引出。本实用新型为单压锅炉,其给水先进入锅炉竖井内的省煤器,经预热后送入锅筒,锅筒内的水又分别进入蒸发器和水冷壁,由蒸发器和水冷壁出口集箱出来的汽水混合物返回到锅筒,进行汽水分离后的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经过过热器的蒸汽达到额定的蒸汽参数后,经主蒸汽管道送往汽轮机发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以简化现场安装工序,节省劳动力成本,大大降低安装费用,预计可节省安装费用30%左右,在一些劳动力比较昂贵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安装费用可以下降50%以上;
(2)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幅度的缩短工程周期,工期可以由传统方式的3个月缩短到1个月,可以使水泥窑余热电站提前投产,水泥企业早日受益;
(3)旁路放风锅炉的部分核心设备如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本体在锅炉厂车间厂房内制造,加工制造条件相对优越,焊接质量容易受到控制。由于旁路放风锅炉的部分受热部件(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在锅炉厂内制造组装,使得余热锅炉整体的制造质量大大提高,这就为锅炉的长期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地保证。
(4)本实用新型将锅炉受热面采取了箱体封装的措施,最大程度的避免了锅炉受热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挤压、变形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例1主视剖面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例2主视剖面示意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例3主视剖面示意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模块的主视剖面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易世达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易世达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2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软水箱自动加温装置
- 下一篇:LED灯散热及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