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网格反应平流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2431.2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8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唐传祥;禹芝文;游建军;杜成琼;曾丁松;刘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郴州国水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 |
地址: | 41001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格 反应 平流 沉淀 | ||
1.一种网格反应平流沉淀池,包括网格反应池和通过配水廊道(4)与网格反应池连通的平流沉淀池(5),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反应池由三格竖井组成;第一格竖井(1)底部设有静态混合器与进水管(1a),第一格竖井(1)通过其井壁上部左右两侧的出水孔甲(1c)与对称设置于第一格竖井(1)左右两侧的第二格竖井(2)连通;第二格竖井(2)通过设置于其井壁下部的出水孔乙(2c)与第三格竖井(3)连通;第三格竖井(3)通过设置于其井壁上部的出水孔丙(3c)与配水廊道(4)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反应平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竖井(1)、第二个竖井(2)和第三个竖井(3)中都分别设有孔径≤50mm和孔径≤100mm两种规格的网格;所述两种规格的网格在每一格竖井中交迭安装,其中,两种规格的网格的孔径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反应平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竖井(1)内部设有六层网格(1b),第一层网格安装高度与井底的距离为800mm,孔径为50mm,第二层网格与第一层网格的距离为500mm,孔径为100mm,这两种规格的网格采用等距离往上交迭安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反应平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格竖井(2)内部设有五层网格(2b):第一层网格安装高度与井底的距离为850mm,孔径50mm;第二层网格与第一层网格的距离为500mm,孔径为100mm,这两种规格的网格采用等距离往上交迭安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反应平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格竖井(3)内部设有四层网格(3b);第一层网格安装高度与井底的距离为1100mm,孔径为50mm,第二层网格与第一层网格的距离为500mm,孔径为100mm,这两种规格的网格采用等距离往上交迭安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反应平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反应池底部设有排泥管乙(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反应平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流沉淀池(5)与配水廊道(4)相接处设有配水花墙(4a)。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反应平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流沉淀池(5)中设有导流墙(6);平流沉淀池(5)出水端设有指形集水槽(7)、集水渠(8)和出水管(9);平流沉淀池(5)池底设有V形槽(10)、排泥管甲(11)和总排泥沟(1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格反应平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槽(10)内夹角为52°6′。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格反应平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甲(11)的间距为1970mm,排泥管甲(11)底部以中心线为准,成45°夹角交错开有排泥孔,间距为145~225mm变距离,孔径为38~45mm变孔径。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网格反应平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反应平流沉淀池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在同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郴州国水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郴州国水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24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环保性的铁桶修复整形装置
- 下一篇:羽毛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