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差速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2911.9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3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车华明;马晓英;车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创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9/00 | 分类号: | B62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速度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汽车转弯时其内、外轮速度协调更加精确的汽车差速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直线行驶时前后左右四个车轮的速度是一样的,但在转弯时,因为内轮和外轮运行轨迹的弧度相同但半径不同,所以转弯时外轮行驶的路线长度要大于内轮行驶的路线长度,如果内轮和外轮速度相同的话就不可能实现,所以汽车转弯时其内轮和外轮的速度是不同的,目前汽车采用速度控制器来解决这个问题。
现有汽车的速度控制器根据转弯时角度的大小来计算得出内轮和外轮的速度差异,并将这种差异信号分别传递到后内轮的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和后外轮的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从而实现后内轮和后外轮的速度变化,这种方式的精度不高,在不同车速的情况下会产生不同控制效果,使汽车转弯时的整体差速控制效果较差,不利于汽车行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在汽车转弯时其内、外轮速度协调更加精确的汽车差速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转速控制器,所述转速控制器的内轮速度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后内轮的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转速控制器的外轮速度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后外轮的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其创新在于:还包括电子差速控制器、转向角度信号处理电路和速度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电子差速控制器的角度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转向角度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子差速控制器的速度信号输入端与所述速度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子差速控制器的内轮速度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转速控制器的内轮速度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子差速控制器的外轮速度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转速控制器的外轮速度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转向角度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与前轮转向控制装置连接,所述速度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与后轮速度控制装置连接。
作为最佳选择,所述电子差速控制器为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子差速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增加专用的电子差速控制器针对转弯时的实际情况对内轮和外轮的速度进行分别控制,不但同时结合了转湾的角度大小和转弯时的实时车速,而且利用神经网络的实时感应,对内轮和外轮各自应该执行的速度进行更加精确的计算,并通过转速控制器将这种计算结果传递给内轮驱动器和外轮驱动器,使汽车转弯时内、外轮的速度控制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轮,2-转向角度信号处理电路,3-速度信号处理电路,4-电子差速控制器,5-转速控制器,6-后轮,8-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转速控制器5、电子差速控制器4、转向角度信号处理电路2和速度信号处理电路3,转速控制器5的内轮速度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后内轮的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转速控制器5的外轮速度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后外轮的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子差速控制器4的角度信号输入端与转向角度信号处理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电子差速控制器4的速度信号输入端与速度信号处理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电子差速控制器4的内轮速度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转速控制器5的内轮速度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子差速控制器4的外轮速度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转速控制器5的外轮速度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转向角度信号处理电路2的输入端与前轮1的转向控制装置连接,速度信号处理电路3的输入端与后轮6的速度控制装置连接。
如附图所示,后轮6为后内轮还是后外轮要根据汽车转弯时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就本实施例而言,因为是向左转向,所以左边的后轮6为后内轮,右边的后轮6为后外轮。图中8为汽车的底盘。
如附图所示,电子差速控制器4为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子差速控制器。这种电子差速控制器能够模拟人的感知模式进行模糊运算,其运算结果是最为人性化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创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创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29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机救援道面转移平台
- 下一篇:便于食品加工的装卸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