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双层隔热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3185.2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6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成机;林星生;陈振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一华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6 | 分类号: | F01N1/06;F01N1/08;F01N13/14;F01N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双层 隔热 阻抗 复合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声器,特别是用于内燃机的消声器。
背景技术
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燃烧产生大量的废气并形成严重的噪音污染,因此内燃机的废气排放必须配合消声器使用,消声器能将内燃机燃烧所产生的大量废气排出,并衰减内燃机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流动并快速膨胀的气体所产生的噪音。现有消声器的结构一般较为简单,它通常包括一个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气管和排气管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两端,这种消声器的降噪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消声器在使用过程中表面温度往往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燃机双层隔热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内燃机双层隔热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包括中空的壳体、进气管、排气管、分流管以及将壳体分隔成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靠近壳体的进气口,第二隔板靠近壳体的出气口,进气管伸入第一空腔内;排气管穿设于第二隔板并伸入第二空腔内;分流管连通于第一空腔和第三空腔;第二隔板上开设有回流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伸入第一空腔的进气管端部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伸入第二空腔的排气管端部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壳体为层状结构,其由外之内依次包括外隔热层、外套管、内隔热层以及网格衬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内隔热层为石棉内隔热层;外隔热层为石棉外隔热层。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进气管与内燃机的排气口相接,气体由进气管进入第一空腔减压,再由分流管进入第三空腔,进行二次减压,第三空腔气体经第二隔板的回流孔进入第二空腔,进行三次减压,第二空腔的气体经排气管再排入大气中,废气经过三次减压,内燃机工作时排气噪声显著减小。
2、消声器的壳体具有内、外隔热层,通过双层隔热可使消声器表面温度明显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内燃机双层隔热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包括壳体、法兰接头2、进气管3、排气管4、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以及分流管7。壳体为层状结构,其由外而内依次包括石棉外隔热层11、圆柱形的外套管12、石棉内隔热层13以及网格衬套14,网格衬套14由孔型格栅镀锌薄钢板卷成衬套,外套管12和网格衬套14共同将石棉内隔热层13压紧。继续参照图1,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将壳体隔开并形成第一空腔8、第二空腔9以及第三空腔10,第一隔板5靠近壳体的进气口,第二隔板6靠近壳体的出气口,进气管3伸入第一空腔8内。
同时参照图2,第一隔板5上开设有均匀开设有分流管孔51;同时参照图3,第二隔板6的中部开设有排气管孔62,周缘开设有与第一隔板5的分流管孔51对应的分流管孔61以及回流孔63。各个分流管7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隔板5的分流管孔51;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隔板6上的分流管孔61,并将第一空腔8和第三空腔10连通;排气管4穿设于排气管孔62并伸入第二空腔9内。从图1中可看出,伸入第一空腔8的进气管3端部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31;伸入第二空腔9的排气管4端部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41。
进气管3与内燃机的排气口相接,工作时,废气由进气管3进入第一空腔8减压,再由分流管7进入第三空腔10,进行二次减压,第三空腔10的气体经第二隔板6的回流孔63进入第二空腔9,进行三次减压,第二空腔9的气体经排气管4再排入大气中,废气经过三次减压,内燃机工作时排气噪声得到显著减小。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一华电机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一华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31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塑料气门室罩盖
- 下一篇:矸石充填矿浆流量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