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流通量的通风阻视超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3853.1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0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胡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景辉 |
主分类号: | E06B7/082 | 分类号: | E06B7/082;E06B9/36;A47H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3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通量 通风 超薄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类似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固定式或移动式门窗、遮帘(E06B)。
背景技术
自古至今,门窗的自然通风阻视主要采用“百叶窗”原理,由多个叶片相隔、定位而成,叶片间的外立面夹成进出气口,叶片间的内部夹成气道。空泛的气道,是有叶片这个“实体”的“壁”在围护的,这里把叶片之类称为“气壁实体”。线形截面的气壁实体的百叶窗类,其不足之处是:1.“彡”字百叶,通风与阻视的功能冲突大,即叶片的倾角调大了、基本封闭了——阻视效果好了,但也基本不通风了——装饰意义远大于实用性。2.“人”字相隔、叠的百叶,可做到完全的通风阻视,但其外立面单一刻板的缺点暂且不论,主要是总体厚度过宽(一般在3-4cm),应用领域受限。如多数人对卧室门的通风阻视的潜在需求,至今未能如愿。闭门入睡,空气不佳,加大了电扇、空调的无端电费支出。我们知道,室内木门的门扇通用厚度,对大多数家庭选用的复合门,是4cm左右;对尊贵的原木门,更是只有2.5cm左右。而这类“通风阻视门”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通风阻视装置的后面必须加有盖板(“门中门”的“小门板”),在寒冬、酷暑(开空调)、夫妻生活(声音)时,用以蔽气;而这盖板必须厚2cm左右,否则会振动传声。这样,以复合门为例,除去前面挡框的厚度、盖板的厚度(复合门的盖板,必须沉入门扇,凸显于门扇背面会很难看)、蔽气缓冲压条的厚度,留给通风阻视装置的厚度只有1cm左右了!厚的百叶类无用武之地。通风安心入睡的梦想,还未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通风阻视装置,可实现薄板的完全阻视并通风,且单位面积的流通量较高,外观多样化,可用于门、窗等的通风阻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工”字形截面的气壁实体相隔排列,二面夹成前后的二个外气口,内部夹成了一个膨大气道,膨大气道的中央纵向置有一个阻视分流件,该阻视分流件的宽度略大于气口的宽度;其厚度方面,至少在二个端头是薄的,为薄端头;端头与相对的气壁之间形成了二个内分气口,每个内分气口的宽度是外气口宽度的一半。如此,“工”字实体(以下简称)与阻视分流件相互连接、固定后所形成的通风阻视装置,可“正阻旁通”,即:阻视分流件在正面阻视,但空气却可从它的二旁绕出对面。按材料、工艺、用途的不同,该通风阻视装置的阻视分流件、“工”字实体及其连接、组合方式,产生二大系列变体:一是截面菱形或片条形的阻视分流件、“工”字实体皆单条、独立,由与其截面相同的镂空套封件相连接(“单‘工’套件”系列);二是阻视分流件整合为整张的阻视分流栅格片,其上排布有内分气口、阻视部和连接部,而“工”字实体分化为二个的“T”字实体,“T”脚相对压住了阻视分流栅格片的连接部(“双‘T’压片”系列),其下又可分为:1.“T”字实体各为独立单体,先由横枕梁相隔连接成二块格栅,再相对夹住阻视分流栅格片;2.“T”字实体为二块以上的板,在分别制出线段性(非连贯性)的外气口连气道后,即开线口后,所留下的实体部分,为“自连‘T’字”,再相对夹住阻视分流栅格片。其中,二块板开线口、夹片,为“三合一”式;那么,采用四块板方案,每二块板开线口、合成一组“T”字实体,而二组“T”字实体(四块板)相对夹片,则为“五合一”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风阻视装置能做得很薄,单位面积的流通量较大(外立面气口与实体部分相比的比例较大);阻视分流件可采用透光不透影的材料,气口可为文字、图案,富于美观性、艺术性、变幻性。除用于卧室“门中门”外,还能以“吊趟门”的形式用作“门外门”,通风阻视地封堵室内门;以“活动壁挂”的形式,代替窗帘、百叶窗(帘),通风阻视地遮盖窗户,应用面较广。自然通风散热、利于健康,少开电扇空调、节能微排。
附图说明
图1是“工”字形截面的气壁实体与菱形的阻视分流件组合的截面图,图2为其立体图,图3是它们的套封件截面图。
图4是丰满型“工”字实体与片条形的阻视分流件组合的立体图,图5为其套封件的截面图。
图6为“双‘T’压片”系列之单独“T”字实体的截面图。图7为“T”字型材立体图,图8为其连接件立体图,图9为“T”字组与连接件对位示意图。图10为阻视分流栅格片正面观图(局部),图11为其整张的示意图。图12为各组件装入门洞的截面图。
图13是图6的变体。
图14为“双‘T’压片”系列之“自连‘T’字”方案的一组“T”字的实木门应用的截面图,图15为其二组“T”字与阻视分流栅格片压合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景辉,未经胡景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38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