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氢气瓶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4132.2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7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何健;凌天钧;黄伟科;周庆伟;周锋;吴兵;王青海;董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7 | 分类号: | B60K15/07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氢气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氢气瓶框架。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除汽油、柴油之外)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的汽车。按动力源的不同,新能源汽车主要有三种: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按照电池种类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镍氢电池动力汽车、锂电池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动力汽车。
随着能源消耗的逐年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加。而排放的二氧化碳,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汽车尾气。汽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减少汽车尾气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汽车工业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以车载氢气为能源的车辆也越来越多。不管是燃料电池汽车还是氢燃料发动机汽车,通常都是采用在车上装置氢气瓶的方式来提供能源。但是为了携带尽可能多的氢气,氢气瓶的压力通常都很高,再加上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范围达到4%~74%,具有较强的易燃、易爆性。所以如果没有很好的固定方式,氢气瓶一旦破损,造成高压氢气泄露,将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另外,氢气系统包括氢气瓶、氢管路、传感器、减压阀等部件,部件数量比较多,在车身上安装较为困难。上述原因,都导致氢气瓶在车身上安装固定的问题尚未找到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氢气瓶框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氢气瓶较难在车身上安全、方便地安装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氢气瓶框架,它包括托架,托架设有用于放置氢气瓶的定位凹槽;托架上还连接有至少一根用于绑住氢气瓶的绑带,绑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定位凹槽两侧的托架上。
优选的,托架包括前挡板和后挡板,前挡板和后挡板平行放置,前挡板和后挡板通过连接杆连接;定位凹槽包括前定位凹槽和后定位凹槽,前定位凹槽位于前挡板上,后定位凹槽位于后挡板上;绑带为两根,分别固定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上。
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优选,定位凹槽的数量为两个。更进一步的优选,两个定位凹槽对应位置的绑带连接在一起,两根绑带的连接部通过插销与托架固定。
优选的,托架还包括用于固定辅助系统的支撑架。更进一步的优选,支撑架位于定位凹槽的下方。
优选的,托架上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螺栓。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氢气瓶框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氢气瓶通过绑带固定在托架上,再通过螺栓把该车载氢气瓶框架固定在车身内,整个氢气系统便可整体安全、牢固地固定在车身内,有效地防止了氢气瓶的爆炸,保证了氢气瓶和车辆的安全性;将氢气瓶的辅助系统固定在支撑架上,令氢气瓶的辅助系统也得到了安全、牢固地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氢气瓶框架与氢气瓶组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图1所示的车载氢气瓶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图1所示的车载氢气瓶框架的托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显示为图2所示的车载氢气瓶框架与氢气瓶的组装步骤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托架
11 前挡板
12 后挡板
13 连接杆
14 支撑架
2 定位凹槽
3 氢气瓶
4 绑带
5 插销
6 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41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厚质材料表面整理机
- 下一篇:一种与染机配套的排水装置及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