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肩负式自行车助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5823.4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8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心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M1/00 | 分类号: | B6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肩负 自行车 助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助力装置,特别是一种肩负式自行车助力装置,属于非机动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力脚踏驱动自行车在骑行时,为加快骑行速度或上坡骑行时,为提供更大的脚踏驱动力,骑行者通常下意识地利用两种骑行方式,其一是臀部离开座椅站立于脚踏板上,利用人体自重;其二是臀部离开座椅,手臂与自行车龙头间的拉力通过人体躯干的反向推力作用于脚踏板。对于第二种方式,为增加反向推力的有效分量,通常需要减小手臂与躯干间的夹角,进而需要躯干前移呈站立态骑行,这对普通骑行者是难以掌握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肩负式自行车助力装置,以利用人体肩部通过躯干腿部形成的支撑力,在不需要躯干前移的条件下,增加骑行者对自行车脚踏板的推力,从而增加自行车的驱动力。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肩负式自行车助力装置,包括柔性带1、刚性支架2;刚性支架2安置在自行车座椅下的车架上,柔性带1设置在刚性支架2上。
所述柔性带2为两条独立的结构或Y形结构。
骑行时,刚性支架2与自行车骑行者肩部间通过柔性带1连接,骑行者躯干和腿部将通过柔性带1与刚性支架2间的拉力产生的附加反向推力作用于脚踏板,从而增加自行车的驱动力。柔性带1在使用时可视需要随时佩戴、卸下,卸下时的收纳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使骑行者在不需要躯干前移或站立于脚踏板上的情况下,增加对自行车脚踏板的推力,从而增加自行车的驱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带两条独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带Y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柔性带、2:刚性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肩负式自行车助力装置,包括柔性带1、刚性支架2;刚性支架2安置在自行车座椅下的车架上,柔性带1设置在刚性支架2上。
柔性带2为两条独立的结构。
实施例2:如图1-3所示,一种肩负式自行车助力装置,包括柔性带1、刚性支架2;刚性支架2安置在自行车座椅下的车架上,柔性带1设置在刚性支架2上。
柔性带2为Y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58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砍竹梢器械
- 下一篇:带有心率监测的电动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