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附着力的双射模成型塑胶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5842.7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5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邹常文;丘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方振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4 | 分类号: | H01R13/5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300 广东省东莞市石排***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附着力 双射模 成型 塑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射模成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增强附着力的双射模成型塑胶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同时手机上的接口也越来越多,为了防止手机接口长期处于外露的情况下而受到破坏,因此很多手机在接口处设置了各种塞子,比如USB盖子等;这些塞子中有较多的是双射模注塑成型的产品,其结构是塑胶层+软胶层结构,软胶的柔韧性比较好,同时又有一定的硬度,可塑性强,故手机上的塞子比较常用此种结构。
在长期使用下,很多的手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USB盖子上的塑胶部分脱落了,即塑胶层和软胶层分离,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所以厂家在出货前都会做相关的测试来验证塑胶层和软胶层的粘合性能,即做拉力测试,在行业里面不同客户的测试要求有所不同,一般要求拉力在10N-20N之间,在10N以下判为不合格。为了达到这个测试要求,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增强两者之间的粘合性:
1.塑胶层与软胶层的接触面晒纹,目的是使接确面粗糙一点;
2.塑胶层与软胶层的接触面增加一些小凸点;
采用了上述结构虽然可以起提高塑胶层和软胶层之间粘合力,但针对一些结构比较小的产品,即使使用以上方法还是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增强附着力的双射模成型塑胶件结构,该塑胶结构的粘合力强、使用寿命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增强附着力的双射模成型塑胶件结构,包括塑胶层和软胶层,所述塑胶层的连接端设有环状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连接端的内侧面设有多个加强肋;连接块和加强肋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软胶层设有与容置空间相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插入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塑胶层和软胶层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呈矩形,连接块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安装的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肋分布于连接块的连接端的内侧面的前后两侧,每侧的加强肋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肋均向左侧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肋的伸长方向与相应的连接块的连接端的内侧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度至60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肋的伸长方向与相应的连接块的连接端的内侧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
本申请中的左、右、前、后等方位均以图1为参考,且该方位用词并不对本申请的技术内容加以限制。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塑胶层的连接端的内侧面设置加强肋,增加塑胶层和软胶层之间的粘接面积,从而使得软胶层不易与塑胶层分离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塑胶层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为:
1——塑胶层 11——连接块
12——加强肋 2——软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增强附着力的双射模成型塑胶件结构,包括塑胶层1和软胶层2,所述塑胶层1的连接端设有环状的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的连接端的内侧面设有多个加强肋12;连接块11和加强肋1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软胶层2设有与容置空间相配合的凸块,凸块插入容置空间并将容置空间覆盖,所述塑胶层1和软胶层2粘接。
本实用新型塑胶件在成型时,凸块将容置空间填充,通过在塑胶层1的连接端的内侧面设置加强肋12,使得塑胶层1和软胶层2之间接触面积增大,尤其是竖直方向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塑胶层1和软胶层2之间的粘合力。从而使得软胶层2不易与塑胶层1分离脱落。软胶层2一般采用PE、PP、PVC、EVA等柔性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11呈矩形,连接块11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安装的缺口。
连接块11呈矩形便于与按键配合,作为技术的等同变形,连接块11可以呈其他形状,如圆形、椭圆形;在连接块11的左右两侧设置缺口,便于与软胶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肋12分布于连接块11的连接端的内侧面的前后两侧,每侧的加强肋12平行设置。
针对于塑胶层1的连接端的形状,将加强肋12分布于连接块11的连接端的内侧面的前后两侧,该两侧分布的数量可以根据连接端的大小来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方振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方振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58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