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温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6290.1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3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娟;王百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1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测量领域的传感器,特别涉及一种矿用井下温度测量的传感器。
背景技术
温度是一种基本的环境参数,它的测量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比较典型的应用,因此研究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现有煤矿常用温度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主要有各类热电阻、热电偶、半导体热敏传感器等,其输出信号具有非线性,存在着精度低、测量误差大、工作不稳定、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等缺点,且与外部通讯接口形式单一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产品存在的技术不足,而研制出的一种适用于矿用现场温度采集的、通讯方式灵活多变的温度传感器,由电源电路、温度传感器、红外接收电路、数码管及驱动电路、存储电路、单片机、通讯接口电路等组成。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电源电路由降压电路和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组成,为传感器提供稳定的直流工作电源。温度传感器芯片将外部环境温度采集,并通过单总线方式将数据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将数据处理之后,通过数码管显示并经由通讯接口电路发送出去。三种通讯接口电路分别为CAN收发器电路、光耦隔离的串口电路及光耦隔离的频率信号输出电路,为传感器提供数据发送的通道。红外接口电路由红外接收头组成,接收红外遥控器的信号,完成传感器的校准与标定。存储电路由铁电存储器组成,存储传感器标定与校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本实用新型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低功耗、通讯方式灵活多变的特点,且可通过外部红外遥控器进行传感器的校准与标定。
进一步的技术特征,所述的单片机选用STM F103VCT6。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芯片选用DS18B20。
所述的CAN收发器选用CTM8251T。
所述的红外接收头选用IRM338。
所述的存储器选用FM24C02。
所述的通讯接口电路选用CAN通讯方式、光耦隔离的串行通讯方式、光耦隔离的频率输出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低功耗、校准方便等特点,且通讯方式灵活多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二)。
图4为单片机软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电源电路1、温度传感器2、红外接收电路3、数码管及驱动电路4、存储电路5、CAN通讯接口电路6、串行通讯接口电路7、频率信号输出接口电路8、单片机9。
通过外部接口加上18V直流电压以后,经过降压电路与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输出3.3V直流电压,使温度传感器开始工作。单片机复位,晶振起振,使其处于就绪状态。温度传感器采集外部环境温度数据之后,将其转变为数字信号,通过单总线方式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循环采集温度数据,当接收到温度数据之后进行数据转换处理,送入数码管显示,并且将数据通过三种通讯接口电路发送出去。
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如图2、图3所示,外部直流电源正极和负极接入CON1端子的1脚和2脚,18V电压经过防反接二极管D1输入到降压芯片U1的6脚上,通过U1降压处理之后,U1的2脚输出5V直流电压。该电压经过滤波之后进入到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2的3脚,U2的2脚输出3.3V直流电压,温度传感器开始工作。
在温度测量过程中,当温度传感器芯片U3成功采集外部环境温度数据后,U3的2脚输出温度的数字信号,该引脚连接至单片机U5的30脚。单片机获取温度后,先进行数据处理,然后通过串行通讯送入数码管驱动电路U10,进行实时显示。
在温度数据发送过程中,首先U5通过信号线CANH、CANL将数据送入CAN隔离收发器U7,U7将数据发送到CAN总线上。接下来U5通过信号线USART1_TX将温度数据送入光耦U8的2脚,U8将数据发送到串行总线上。最后,U5将温度数据变换成与之成正比的频率信号,通过光耦U9将之发送出去。
在传感器校准过程中,红外接收头U4接收红外遥控器的键值,U4的3脚输出红外遥控器的键值,该引脚连接到U5的48脚。U5的48脚接收到键值之后,进入串口中断服务程序中,进行相应的校准操作,同时将数据存储到铁电存储器U6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低功耗、通讯方式灵活多变的特点,且可通过红外遥控器进行传感器的校准与标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62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