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重电梯轿厢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6460.6 | 申请日: | 201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3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金文俏;文耀平;潘勇;朱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亚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22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重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重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轿厢架只有一套,没有辅轿厢架,用于重型电梯架厢架刚性不够,在汽车或叉车进出电梯时,因承载偏心或不均而引起的轿厢前,后,左,右的晃动,使轿厢架变形,电梯平层准确度,达不到GB10058《电梯技术条件》3.3.5电梯轿厢平层准确度,梯速v≤0.63m/s时合格的为±15mm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重电梯轿厢,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载重电梯容易晃动,轿厢易变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载重电梯轿厢,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所述两个支架之间设有横梁、轿厢底板、轿厢顶板,所述支架包括主直梁、与主直梁平行设置的两根辅直梁,所述主直梁设置在两根辅直梁之间,所述主直梁的上部、辅直梁的上部通过主辅梁连接支架相连,所述主辅梁连接支架的两端与轿厢底板之间设有撑杆,所述辅直梁的上部与主直梁的中部之间设有上拉杆,所述主直梁的中部与轿厢底板之 间设有四根倾斜的下拉杆。
优选的,所述主直梁和辅直梁的顶端均设有导靴,所述主直梁和辅直梁的底端均设有导靴。
优选的,所述主直梁的中部左侧与轿厢底板侧壁之间设有两根倾斜的下拉杆,所述主直梁的中部右侧与轿厢底板侧壁之间设有两根倾斜的下拉杆。
优选的,所述主直梁通过轿顶固定支架与轿厢顶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确保了整个轿厢架的稳定性和刚性,可避免汽车或叉车进出电梯时,因承载偏心或不均而引起的轿厢前,后,左,右的晃动,使电梯平层准确,附合GB10058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载重电梯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载重电梯轿厢的实施例,一种载重电梯轿厢,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所述两个支架之间设有横梁1、轿厢底板2、轿厢顶板3,所述支架包括主直梁4、与主直梁4平行设置的两根辅直梁5,所述主直梁4设置在两根辅直梁5之间,所述主直梁4的上部、辅直梁5的上部通过主辅梁连接支架6相连,所述主辅梁连接支架6的两端与轿厢底板2之间设有撑杆7,所述辅直梁5的上部与主直梁4的中部之间设有上拉杆8,所述主直梁4 的中部与轿厢底板2之间设有四根倾斜的下拉杆9,所述主直梁4和辅直梁5的顶端均设有导靴10,所述主直梁4和辅直梁5的底端均设有导靴10,所述主直梁4的中部左侧与轿厢底板2侧壁之间设有两根倾斜的下拉杆9,所述主直梁4的中部右侧与轿厢底板2侧壁之间设有两根倾斜的下拉杆9,所述主直梁4通过轿顶固定支架11与轿厢顶板3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有物体连接均采用螺栓螺母配合连接方式,便于调节轿厢的水平度。采用本方案确保了整个轿厢架的稳定性和刚性,可避免汽车或叉车进出电梯时,因承载偏心或不均而引起的轿厢前,后,左,右的晃动,使电梯平层准确,附合GB10058的要求,该轿厢架适用于5吨及以上汽车梯或货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亚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亚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64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