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法1,3-丙二醇絮凝沉降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6984.5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8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勇;吴文慧;陈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祥瑞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B01D21/02;B01D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5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丙二醇 絮凝 沉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生物法1,3-丙二醇发酵液菌体分离装置,直接涉及生物法1,3-丙二醇发酵液絮凝沉降槽。
背景技术
国内自上世纪末开始进行生物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研究,2009年山东祥瑞药业有限公司首先完成了2000t/a中试,最初将絮凝剂用管道喷射器加入发酵液中,发酵液直接打入絮凝槽中,造成发酵液的翻滚,不利于发酵液的絮凝和菌体的沉降,不能实现连续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生物法1,3-丙二醇发酵液絮凝沉降槽,能够避免将絮凝剂用管道喷射器加入发酵液中、发酵液直接打入絮凝槽中、造成发酵液的翻滚、不利于发酵液的絮凝和菌体的沉降、不能实现连续生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3-丙二醇发酵液絮凝沉降槽,具有槽体、下椎体、发酵液进液管、圆形多孔分布器、澄清液溢流管、悬浮液排出管,槽体用不锈钢板卷焊成的圆筒体,上端焊接顶盖,顶盖中心部位插入焊接1,3-丙二醇发酵液进液管,下端焊接用不锈钢板卷制的下椎体,发酵液进液管下端焊接圆形多孔分布器,下椎体下端焊接菌体悬浮液排出管,在槽体上端旁侧开口焊接澄清液溢流管。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发酵液进液管下端增加了圆形多孔分布器,加入絮凝剂的发酵液从进液管进入圆形分布器,经多孔分布成大面积细流喷洒在液面上,不再引起发酵液的翻滚,菌体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迅速絮凝成块状自由沉降,从下椎体底部菌体悬浮液排出管排出,进入压滤工序,澄清液则由上部1,3-丙二醇澄清液溢管流出,进入浓缩工序,从而实现了连续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在发酵液进液管末端焊接了弧形多孔分布器,使发酵液成为喷洒状态,避免了发酵液翻滚,菌体能够迅速絮凝沉降,连续排出,澄清的1,3-丙二醇溶液则能从上部连续溢流,实现了菌体与1,3-丙二醇溶液分离的连续化。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生物法1,3-丙二醇发酵液絮凝沉降槽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生物法1,3-丙二醇发酵液絮凝沉降槽,具有槽体1、下椎体2、发酵液进液管3、圆形多孔分布器4、澄清液溢流管5、菌体悬浮液排出管6。
所述罐体是用厚度10mm的不锈钢板卷焊成的圆形筒体,直径2米,高4.5米,上端焊接厚度为12mm的盖板,在盖板中心部位开孔插入φ108×3mm不锈钢管,作为发酵液进液管3,伸入筒体0.5米,管与盖板焊牢。在进液管下端焊接直径0.5米的弧形多孔板,孔径2mm,作为发酵液圆形多孔分布器4,在槽体1的下部焊接用厚10mm的不锈钢板卷焊成的下椎体2,下椎体2下端焊接φ108×3mm不锈钢管,作为菌体悬浮液排出管,在距槽体1上端0.2米处旁侧开孔焊接φ133×3mm不锈钢管,作为1,3-丙二醇澄清液溢流管5。
工作原理:
1,3-丙二醇发酵液中含有微生物菌体,在排入絮凝沉降槽的管道中加入絮凝剂溶液后,从发酵液进液管3进入圆形多孔分布器4,受到弧形多孔板的阻挡并分布成近300个细小液流喷洒在液面上,避免了发酵液的翻滚,在相对平静的条件下,菌体迅速絮凝成块状,自由沉降到下椎体2内,从菌体悬浮液排出管6排出,进入下工序压滤,1,3-丙二醇澄清液从澄清液溢流管5流出,进入下工序浓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祥瑞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祥瑞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69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组装龙门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Y轴功能的刀塔式数控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