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液压数控钻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7008.1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1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尚平;李友兴;宁重阳;全永福;王敏;刘永胜;汪泽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39/10 | 分类号: | B23B39/10;B23B47/08;B23B4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数控 钻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液压数控钻床,属于金属切削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钻床通常都是由电动机通过多级齿轮传动实现主轴转动及进给运动,通过变速手柄与滑移齿轮配合实现变速,零件数量多,结构复杂,操作麻烦。特别是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速度等级有限,不能适应现代加工对于切削速度日益广泛的要求。
申请号为02280701.2的中国专利《液压自动钻床》,属于摇臂钻床,在摇臂上安装有花键主轴,在花键主轴顶端装有油缸,直接推动主轴进给。此钻床的缺陷是油缸与主轴串联安装,轴向尺寸大,传动刚度不足,影响了加工精度。
申请号为200720109445.9的中国专利《钻床自动进刀装置》,在主轴箱下端设有联接板,联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主轴和导柱固结,油缸置于主轴和导柱中间,通过联接板驱动主轴进给,此钻床的缺陷是油缸推力与进给阻力不共线,可能使主轴倾斜导致钻孔偏斜,联结板横跨下端主轴,无法加工下凹部位的孔,钻床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目前与钻床相关的专利,都只涉及到进给部分,其主运动仍然沿用电机通过齿轮或皮带轮驱动,因而其主运动的变速等级有限,不能满足现代加工对多种切削速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液压驱动钻床,其主轴用液压马达驱动,进给运动由进给油缸直接完成,主轴与进给油缸合为一体,省略了大量的传动齿轮及变速手柄,且主轴转动与进给都可实现大范围无级调速。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全液压数控钻床,包括立柱1、主轴箱3、底座6、升降工作台4、控制箱11;主轴箱3固定在立柱1上,立柱1上设有导轨8,升降工作台4通过导轨8安装在立柱1上,立柱1设有托架10,控制箱11安装在立柱1的托架10上,控制箱11面板上装有显示屏及控制键盘,升降工作台4下部设有升降油缸7。
所述主轴箱3包括液压马达2、主动齿轮12、进给油缸16、箱体17、主轴22、从动齿轮24;液压马达2、主动齿轮12、从动齿轮24安装在箱体17顶端,进给油缸16固定在箱体17内,主轴22安装在进给油缸16的活塞杆Ⅱ15内。所述主轴箱3的主动齿轮12与液压马达2连接,从动齿轮24与主轴22上端连接。
所述升降工作台4底部设有铰座5,升降油缸7的活塞杆Ⅰ9与升降工作台4的铰座5连接。所述升降油缸7缸体固定在底座6上。
所述进给油缸16的活塞杆Ⅱ15内部为通孔、其两端固定有上轴承座14、下轴承座18。所述上轴承座14内安装有上轴承23、其上端固定有上轴承盖13,上轴承盖13及上轴承座14用于主轴的轴向固定。所述下轴承座18内安装有下轴承20及推力轴承21、其下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下轴承盖19,下轴承座18及下轴承盖19用于主轴轴向固定。
工作原理:液压马达2工作,通过主动齿轮12驱动从动齿轮24转动,由于从动齿轮24中心的花键孔与主轴22顶端的花键轴滑动套件,主轴22可相对从动齿轮24上下移动,不论主轴22垂直进给至任何位置,液压马达2都能驱动其转动。主轴22通过上轴承23、下轴承20可转动的安装于活塞杆Ⅱ15内部,在上、下轴承盖13、19及推力轴承21的共同作用下,主轴22相对于活塞杆15轴向固定,因此当进给油缸16通入液压油后,活塞杆Ⅱ15在油压作用下,带动主轴22上下移动完成主轴22的进给运动。升降工作台4垂直位置的调整由升降油缸7完成,通入液压油时,升降油缸7的活塞杆Ⅰ9驱动工作台4沿导轨8作垂直运动,其作用是调节工件与主轴的相对位置,以适应不同外形尺寸工件的加工。
液压马达2、进给油缸16、升降油缸7由液压—数控系统控制,可以实现大范围的无极调速,控制箱11面板上装有显示屏及控制键盘,通过控制按键可以预设转速、进给速度、钻孔深度等加工参数,可以在线修改,并通过显示屏同步实时显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全液压驱动,省略了大部分传动齿轮和全部变速手柄,传动链短,结构简单;2、主轴转动及进给均为无级调速,可满足各种加工要求;
3、加工参数按键设置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4、加工参数实时显示,便于观察和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轴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70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式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废棉绒制备纤维素纳米粒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