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风电叶片筋板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7348.4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1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邵伟大;李传胜;奚鹰;陈荣祥;朱一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伟大;李传胜;奚鹰;陈荣祥;朱一林 |
主分类号: | B29C33/38 | 分类号: | B29C33/38;B29L3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3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叶片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超大型风电叶片筋板模具。
背景技术
超大型风电叶片模具指长度大于50m,单侧重量大于40t的阴模。目前,国内生产制造的叶片的模具都是整体制造。出于安全考虑,铁路、公路等对运输货物的长度、高度等都有限制,这就造成了阴模运输困难,运输成本较高的问题。同时,由于叶片模具尺寸巨大,使得模具制造空间需求也较大,对生产空间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超大型风电叶片筋板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超大型风电叶片筋板模具,由黏接角1、筋板2、模具钢架3、加热层4及玻壳模具5组成,筋板2设置于玻壳模具5内,玻壳模具材料采用钢板,钢板采用点焊加垫板点焊外糊玻璃钢方法,玻壳模具下方四周固定有方钢,玻壳模具5下面设有加热层4和真空管一端,所述加热层4连接真空管,玻壳模具5焊接于模具钢架3的相应位置,玻壳模具5边缘方向倾斜一定角度构成黏接角1,黏接角1下部设有黏接角1玻璃钢,真空管另一端穿过所述玻璃钢连接抽真空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过程如下:
制作时先完成模具钢架3的制作,然后将玻壳模具5按筋板2要求的尺寸在两侧切割出其外形轮廓,在玻壳模具5的材料采用钢板,钢板采用点焊加垫板点焊外糊玻璃钢方法,在其下方四周用80X80X4的方钢与其焊接连接,增强其刚度,避免玻壳模具5变形。玻壳模具5下面铺设加热层4和真空管,用于在制作筋板2时加热层4加热并通过真空管到达玻壳模具5面上来进行抽真空操作。随后将玻壳模具5(含有加热层)焊接在模具钢架3的相应位置,然后分别在玻壳模具5长度方向的两侧相应位置将具有一定高度的薄钢板按需要对板拼接焊接在玻壳模具5上面,薄钢板在对板焊接完成后往靠近玻壳模具5边缘的方向倾斜一定角度,便于筋板产品取模。把该类型薄钢板简称为黏接角1;在两侧黏接角1中间铺设多层玻璃钢材料并在玻璃钢下面通过穿过通孔的真空管进行抽真空处理后得到制作叶片时所需要的筋板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采用钢板材料的玻壳模具具有传热快且均匀、表面不变形且平整度高、叶片筋板垂直于轴线尺寸可调等诸多优点,同时通过采用点焊加垫板点焊外涂玻璃钢模式解决了超长叶片筋板采用全钢板制作玻壳模具连接处漏气问题;黏接角的倾斜角度也可以做略微的调整,由于玻壳模具由于采用薄层钢板在尖部还可以有弯折,适合复杂的叶片筋板模具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筋板模具系统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筋板模具系统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具钢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间断焊缝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黏接角;2为筋板;3为模具钢架;4为加热层;5为玻壳模具;6为车间地平面;7为点焊;8为点焊;9为垫板;10为玻璃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叶片筋板模具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黏接角1;筋板2;模具钢架3;加热层4;玻壳模具5。
制作时先完成模具钢架3的制作,然后将玻壳模具5按叶片筋板要求的尺寸在两侧切割出其外形轮廓,在玻壳模具5下方四周用80X80X4的方钢与其焊接连接,增强其刚度,避免玻壳模具5变形。玻壳模具5下面铺设加热层4和真空管,用于在制作筋板2时加热层4加热并通过真空管到达玻壳模具5上面来进行抽真空操作。随后将玻壳模具5(含有加热层)焊接在模具钢架3的相应位置,然后分别在玻壳模具5长度方向的两侧相应位置将具有一定高度的薄钢板按需要对板拼接焊接在玻壳模具5上面,薄钢板在对板焊接完成后往靠近玻壳模具5边缘的方向倾斜一定角度,便于筋板产品取模。把该类型薄钢板简称为黏接角1;在两侧黏接角1中间铺设多层玻璃钢材料并在玻璃钢下面通过穿过通孔的真空管进行抽真空处理后得到制作叶片时所需要的筋板模具。
按图1-图3所示方式连接,该领域技术人员均能顺利实施。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伟大;李传胜;奚鹰;陈荣祥;朱一林,未经邵伟大;李传胜;奚鹰;陈荣祥;朱一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73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