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换档压力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7383.6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9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韩嘉骅;王飞;姚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61/40 | 分类号: | F16H6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换档 压力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换档压力控制阀,特别是一种能够有效缩短大型工程机械换档时间的液压换档压力控制阀。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机械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人们对于换档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动力换档变速箱在国内工程机械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动力换档变速箱的重要特性就是换档平稳性和快速性,主要靠液压换档压力控制阀控制换档离合器来保证。
换档离合器结合过程中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快速充油、缓冲升压和阶跃升压。其中,快速充油阶段需要克服换档离合器分离弹簧的预压力,消除摩擦片的间隙,该阶段直接影响换档时间。
目前市面上的液压换档压力控制阀广泛采用图1所示结构,其主要包括阀体(1)、调压阀芯(2)、蓄能器主弹簧(4)、蓄能器副弹簧(5)、蓄能器柱塞(6)、节流口(9)、压力设定阀芯弹簧(10)、压力设定阀芯(12)等。采用该结构的液压换档压力控制阀,在换档初期,换档离合器油缸迅速充油,在液压油克服换档离合器分离弹簧的预压力,消除摩擦片的间隙的过程中,调压阀芯出油口处的油压上升,并直接作用于调压阀芯左端,引起调压阀芯右移,从而导致在换档离合器摩擦片间隙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调压阀芯出油口减小,油液不能快速充入换档离合器油缸,最终导致换档离合器充油过程减慢,换档时间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结构液压换档压力控制阀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缩短换档时间的新型液压换档压力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换档压力控制阀,主要包括阀体(1)、调压阀芯(2)、蓄能器主弹簧(4)、蓄能器副弹簧(5)、蓄能器柱塞(6)、节流口(9)、压力设定阀芯弹簧(10)、压力设定阀芯(12)、先导油控制阀芯(14)、先导油控制阀芯弹簧(15)。所述先导油控制阀芯为二位三通换向阀芯,采用液控形式,由调压阀芯出油口处的液压油配合先导油控制阀芯弹簧进行控制,并且,所述采用液控形式的先导油控制阀芯的开启压力设定为换档离合器快速充油阶段结束或接近结束时,亦即换档离合器摩擦片的间隙刚好完全消除或接近完全消除时,调压阀芯出油口处液压油的压力值。
所述调压阀芯与蓄能器柱塞通过蓄能器主弹簧和蓄能器副弹簧相互作用,所述调压阀芯进油口经过油泵来油通道与油泵相连,调压阀芯出油口分别与压力设定阀芯进油口及先导油控制阀芯进油口相连,同时,经过换档离合器油缸通道与换档离合器油缸相连,经过节流口后与蓄能器背腔相连;先导油控制阀芯出油口与调压阀芯先导油腔相连,先导油控制阀芯的另一油口与回油通道(通油箱)相连;蓄能器背腔与蓄能器弹簧腔通过调压阀芯上的油孔相连,蓄能器弹簧腔与压力设定阀芯出油口相连。
初始状态下,所述调压阀芯在蓄能器主弹簧和蓄能器副弹簧的作用下处在最左端位置;所述蓄能器柱塞在蓄能器主弹簧和蓄能器副弹簧的作用下处在最右端位置;所述压力设定阀芯在压力设定阀芯弹簧的作用下处在最左端位置;所述先导油控制阀芯在先导油控制阀芯弹簧的作用下处在最右端。蓄能器弹簧腔通过压力设定阀芯与回油通道(通油箱)相连,蓄能器弹簧腔内的液压油排回油箱。
换档时,随着换档离合器油缸的不断充油,液压油开始克服换档离合器分离弹簧的预压力,摩擦片的间隙不断减小,在此的过程中,调压阀芯出油口处的油压上升,但在换档离合器摩擦片间隙刚好完全消除或接近完全消除之前,调压阀芯出油口处的油压始终小于先导油控制阀芯的开启压力设定值,调压阀芯的先导油腔通过先导油控制阀芯与回油通道(通油箱)相连,故调压阀芯保持初始位置,其出油口保持开度最大,使液压油能以最快的速度充入换档离合器油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7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电磁辐射警示器
- 下一篇:芳纶吹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