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救生坐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7706.1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3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涛 |
主分类号: | B63C9/30 | 分类号: | B63C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中救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救生坐凳。
背景技术
川江急流航段滩多流急,浅滩窄槽大量存在,泡水、漩水、夹堰水、扫弯水分布广泛,给船舶安全航行带来极大隐患。在恶劣的航道和水文条件下,船舶发生事故的几率增大。为防意外的发生,现有客、渡船均按乘客定额的100%配备了成人救生衣和个人救生浮具,并另外增配了5%的儿童救生衣,产品均为通过船检型式认可的四块式救生衣或者救生浮板。
但急流航段的事故,不论是单方面的倾覆,还是碰撞后翻沉,均是一瞬间的事情。救生衣、救生圈存放在指定位置,或在救生衣架子上集中堆放,或在救生圈挂钩上,一旦事故发生,救生衣和救生圈都不能自然脱落并漂浮,而是要乘客在很短时间十分慌张的情况下,争先恐后去拿取,极易发生拥堵。而一个训练有素的水手要从救生衣存放架上取下救生衣,再正确穿戴整齐(通常救生衣有前后、上下之分),也需要15秒钟以上时间,更何况是缺乏基本救生常识的一般旅客在惊恐万状或者懵懂无知的情况下采取自救,能够从救生衣架上取出救生衣并穿戴整齐的几率几乎为零,也就是说,现有的救生衣即使完好的摆放整齐,等旅客紧急取用自救的现实意义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用救生坐凳,可替代救生衣作为旅客的自救工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用救生坐凳,包括凳体,所述凳体为一密封中空的凸台,凳体的上表面的面积小于下表面的面积,凳体的侧面设有手拉环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既可作为凳子,又可作为救生浮具,一物两用,节约了空间,大大改善和补充了现有的救生设备的不足;2、本实用新型按照一人一座的方式配备,沿客船客舱均匀分布,当事故发生时,可在第一时间握住凳体侧面的手拉环索,取用方便,不易造成混乱和拥堵,也不需要繁琐的穿戴,为自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降低事故的死亡率,减小事故的损失程度。
进一步,凳体的上表面为0.24×0.24平方米的正方形,下表面为0.30×0.30平方米的正方形,高度为0.42米,符合人体工程学,保证了旅客坐在其上的舒适性,全部浸没在水中可以产生35kg的浮力,扣除凳体的自重后,其剩余的浮力远远大于技术规范要求的9kg的要求。
进一步,手拉环索的数量为两个,位于凳体高度方向的居中位置,且相对设置,便于旅客在用其作为自救浮具使用时保持平衡。
进一步,所述凳体构成密封中空凸台的壳体为聚乙烯复合层,具有良好的抗候性及抗UV破坏性,能耐高温、严寒、耐酸碱、抗海水、化学剂、油渍等之侵蚀,而且是零污染、可回收利用的环保产品。
进一步,所述壳体厚度为12—15mm,可保证能承受体重100kg以内的成年人乘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船用救生坐凳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船用救生坐凳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用救生坐凳,包括凳体1,所述凳体1为一密封中空的凸台,凳体1的上表面的面积小于下表面的面积,凳体1的侧面设有手拉环索2。凳体1的上表面为0.24×0.24平方米的正方形,下表面为0.30×0.30平方米的正方形,高度为0.42米,符合人体工程学,保证了旅客坐在其上的舒适性,全部浸没在水中可以产生35kg的浮力,扣除凳体1的自重后,其剩余的浮力远远大于技术规范要求的9kg的要求。手拉环索2的数量为两个,位于凳体1高度方向的居中位置,且相对设置,便于旅客在用其作为自救浮具使用时保持平衡。所述凳体1构成密封中空凸台的壳体为聚乙烯复合层,具有良好的抗候性及抗UV破坏性,能耐高温、严寒、耐酸碱、抗海水、化学剂、油渍等之侵蚀,而且是零污染、可回收利用的环保产品。所述壳体厚度为12—15mm,可保证能承受体重100kg以内的成年人乘坐。
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PE聚乙烯材料经过吹塑机吹塑一次成型,单个重量约2.8kg,内外部均光滑平顺,扣除坐凳自重2.8kg,剩余浮力可达32.2kg,远远大于技术规范要求的9kg的要求,在紧急和必要的情况下,该坐凳可满足2人同时救生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法规第五篇“船舶安全”第四章“救生设备”第四节“救生设备的要求”之4.4.5对“救生浮具”的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涛,未经陈俊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77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民航用折叠式多用途飞机安全门
- 下一篇:船用护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