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升垂直定位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9266.3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4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黄茂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茂莉 |
主分类号: | G01C15/10 | 分类号: | G01C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40276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垂直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垂直定位的稳升垂直定位仪。
背景技术
原始的建筑砌砖是采用一般手掉式线团与重力方向一致的垂直黑线, 即重垂线。重垂线在古时候的叫法是“墨绳”。古代建筑工人在测量看房子砌得直不直的时候是用墨绳。把绳子一头系上物体,然后在绳子上涂上墨,将绳子拿起,一头系着的重物就因为地球引力竖直向下,这样放在墙边上,如果墙跟绳子平行,就说明墙是直的,否则就是歪的。这里所说的墨绳即指的是重垂线。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建筑工程的垂直定位技术无具体定位,人为用眼睛来确定方位,手动随时移动,造成位置定位不准确和偏移,建筑砌砖不平行、平整,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稳升垂直定位仪,本新型在建筑施工中稳定定位,圆柱锥体杆旋转拉升定位建筑高度,即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建筑时间和成本,更达到了建筑行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稳升垂直定位仪,包括:
圆柱锥体杆、方形底座、用于垂直伸缩放线的卷线器、垂直线、用于连接所述垂直线的横梁、水平仪定位器和用于调节垂直度的四个调节螺纹;
其中,所述圆柱锥体杆的底端插入所述方形底座,所述方形底座上表面的四角分别设有所述用于调节垂直度的四个调节螺纹,所述圆柱锥体杆顶端垂直连接有所述用于连接垂直线的横梁,所述水平仪定位器套在所述圆柱锥体杆的下方,所述垂直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方形底座和所述用于连接所述垂直线的横梁,所述用于垂直伸缩放线的卷线器连接在所述圆柱锥体杆的下端。
其中,所述方形底座具体包括:方盒、弹簧和用于稳定定位的定位件;
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方盒底部,所述圆柱锥体杆部分插入所述方形底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方形底座内并嵌套在所述圆柱锥体杆上,所述弹簧垂直悬空于所述定位件的上方。
其中,所述定位件包括磁铁和铁板,所述磁铁位于所述铁板一端的上方,所述铁板的另一端连接所测量的墙壁。
其中,所述圆柱锥体杆包括若干从上至下直径顺次增大的玻璃钢杆,相邻的两个玻璃钢杆直径较小的玻璃钢杆活动嵌套在直径较大的玻璃钢杆中,顶端两节玻璃钢杆可相对滑动。
其中,所述玻璃钢杆表面标有刻度。
其中,所述水平仪定位器具体包括四个垂直水平管和环状外壳,所述四个垂直水平管均匀固定在所述环状外壳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稳定垂直定位在3毫米内,圆柱锥体杆旋转拉升定位建筑高度,即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建筑时间和成本,更达到了建筑行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升垂直定位仪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根据现实需求,开发出的一种稳升垂直定位仪,所述一种稳升垂直定位仪如图1 所示,包括:圆柱锥体杆3、方形底座1、用于垂直伸缩放线的卷线器7、垂直线4、用于连接所述垂直线的横梁5、水平仪定位器6和用于调节垂直度的四个调节螺钉2;
其中,所述圆柱锥体杆3的底端插入所述方形底座1;
所述方形底座1上表面的四角分别设有所述用于调节垂直度的四个调节螺钉2;
所述圆柱锥体杆3顶端垂直连接有所述用于连接垂直线的横梁5;
所述水平仪定位器6套在所述圆柱锥体杆3的下方;
所述垂直线4的两端分别连接方形底座1和所述用于连接所述垂直线的横梁5;
所述用于垂直伸缩放线的卷线器7连接在所述圆柱锥体杆3的下端;
圆柱锥体杆3下端的卷线器7,用于稳升垂直定位仪旋转拉升时准确的垂直伸缩放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茂莉,未经黄茂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92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