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橡胶隔振垫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9305.X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0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周一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松江管道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F16F1/40 | 分类号: | F16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40003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隔振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隔振垫。
背景技术
在一些固定安装的设备在运作时,往往会产生振动和噪音,特别是一些安装在大楼等建筑物内的设备,如变压器、中央空调、水泵、机床等机械设备,需要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
目前一致采用的减振方式都是将振源通过隔离装置进行阻隔,由所述隔离装置将振动逐步吸收、逐步衰减来达到减振目的,发展到现在主要以逐步吸收与衰减相结合,最终达到减振的目的。现有的减振装置都是将若干减振垫通过连接件相互粘接于一体制成,在实际长期使用过程中,粘接很容易失效,使得相互间的减振垫发生错位,导致隔振效果降低,达不到预期的要求,使用寿命短;同时粘接所用的粘接剂不环保,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环保,使用寿命长,隔振效果更好的隔振垫。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橡胶隔振垫,由橡胶材料制成,包括至少两片上下叠置的减振板,及相邻减振板之间的定型板,所述减振板上具有至少一个减振单元,其中,所述叠置的减振板在所述定型板上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叠置的减振板在所述定型板上一体硫化模压成型。
所述每个减振单元的上、下表面均具有数个凹陷的条形减振槽,且每个减振单元上、下表面相对应的减振槽相互垂直,相邻减振板相对面上的减振槽相互垂直。
所述减振板同一侧表面上的相邻减振单元的减振槽相互垂直。
所述定型板上设有若干孔,其中,至少有部分孔同时处于相邻减振板上非减振槽的位置上。所述孔优选为通孔。
所述减振槽的截面呈圆弧形。所述定型板为薄钢板。
对于单个减振单元,由于减振单元表面具有减振槽,该减振槽与其两侧的非减振槽即凸台交替设置,振动由减振单元上表面进入,部分振动由上表面的非减振槽传递至减振单元内部,在内部经衰减后,再由下表面的非减振槽向下传递,由于上、下表面的减振槽是相互垂直的,也即是上、下表面的非减振槽也是相互垂直的,因此,下表面的非减振槽实际上只有一些离散的点在传递振动,这样,振动就被很好地阻隔在了减振单元内部,大部分在减振槽内进行衰减、吸收,起到了很好的隔振效果。同时,减振槽与其两侧的非减振槽即凸台交替形成的波浪状表面可以降低整个隔振垫的垂向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多片减振板的叠加,大大提高了隔振的效果,同时分散了减振板的变形量,使每一片减振板的变形都能控制在弹性变形范围内,以保证整个隔振垫的正常工作。通过将叠置的减振板一体硫化模压成型于所述定型板上,加强了相邻减振板之间的位置连接的牢固性,避免相邻减振板之间发生错位滑动从而影响整个隔振垫的正常工作,延长了使用寿命,保证了隔振效果,同时定型板还可以具有进一步衰减振动,同时使每一层的减振板可以更加均匀地承受载荷。在定型板上设置大量孔,增强减振板之间的硫化模压成型的连续性,使得相邻减振板之间通过孔内的硫化成型连接,进一步增强相邻减振板之间的稳定性。因使用过程中,不需使用粘接剂,非常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定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减振板的一侧表面视图;
图4是图1中减振板的另一侧表面视图;
图5是图1中相邻减振板中减振槽的垂直布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减振板的一侧表面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8,所述橡胶隔振垫由耐油橡胶材料制成,优选为丁腈橡胶,具有耐油、耐腐蚀、耐老化等性能,其包括至少两片上下叠置的减振板,及相邻减振板之间的定型板12,所述减振板上具有至少一个减振单元1,其中,所述叠置的减振板在所述定型板12上一体硫化模压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松江管道设备厂,未经重庆松江管道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93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伸气弹簧
- 下一篇:铁路车辆制动缸润滑套支撑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