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活垃圾回收精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0654.3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7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孟;刘子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孟 |
主分类号: | B07B1/22 | 分类号: | B07B1/22;B07B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垃圾 回收 精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回收精选机。
背景技术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垃圾堆存侵占土地超过约75万亩,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如按每人每年制造垃圾440公斤计算,城市生活垃圾每年超过2亿吨。现有的垃圾处理方式包括向陆地投弃、向河流海洋投弃、填埋、堆肥、焚化及回收利用等。
当前,大部分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约占全部处理量的70%以上。世界多数国家,特别是不发达国家的多数垃圾处理采用此方法。其特点是:建设和运行费用较低,操作简单,处理量大。但是也存在着很多弊端:一是占用大量土地,选址困难,并且土地征拨费用高;二是浪费大量的垃圾内含资源,人为地将垃圾化为“不能增长的资源、扔掉的巨额财富”,达不到资源化处理需求;三是环境污染严重,因现有的填埋场建设大多达不到卫生填埋的要求,垃圾中的菌毒物不断向下渗沥,污染了土地和水质,并随着堆积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续,污染向周边与地下深层扩散,遗害千年,垃圾所散发的毒、臭气体向周围漫散,形成空中、周边、地下立体污染。虽然,在许多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较发达城市建设了少数“卫生填埋场”,减少了一些污染,但由于技术上的不完善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很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堆肥法就是将分选后的垃圾经过发酵和生化处理,制成有机复合肥或“多菌种生物肥”。此法的主要弊端:一是堆肥处理能力较小,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垃圾处理要求;二导占地面积大,垃圾在处理过程中渗出的废液污染周边环境;三是产品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经济效益不佳,同时会导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垃圾化、渣化、砂化,不能适应新的农业生产节奏和习惯,堆肥技术难以得到大面积推广。
焚烧处理法是一种对城市垃圾进行高温化学处理的技术,经过焚烧处理,垃圾中的细菌、病毒能彻底被消灭,各种恶臭气体得到高温分解,烟气中的有害气体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焚烧法是目前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焚烧法的优点:占地少;减容、减量效果明显,体积、重量分别可缩减到原来的8%~12%和25%~40%;焚烧对垃圾处理彻底、迅速,残渣二次污染危险较小;利用垃圾燃烧产生的热量发电,残渣可作建材利用。但实践证明,其弊端也较明显:一是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二是焚烧对垃圾的热值有一定要求,必须混加助燃燃料;三是焚烧的废气治理难度大,费用高,处理不当,焚烧垃圾所产生的二恶英将严重污染环境。
随着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得步伐加快,垃圾迅速增加,一旦出现“垃圾围城”的问题,将使城市瘫痪,引发社会危机,垃圾治理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全球趋势。上述几种城市垃圾处理方法,虽然解决了一些垃圾的处理问题,但均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离对垃圾实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化害为利,综合利用还有一定的差距,都未彻底解决生活垃圾带来的危害。当前垃圾回收处理工艺主要有以下三种:
1、直接对垃圾进行人工初选,再进行筛选和人工分选;
2、先对垃圾进行破袋处理,再进行筛选和人工分选;
3、先破袋处理,破袋处理同时对生活垃圾中的大块物料进行选择性破碎和分选,再进行筛分和人工分选。
我国的城市垃圾以居民生活垃圾为主,混合袋装收集,含水量高、成分复杂、结构变化大、不均匀,其中可回收成分以塑料含量最多。国外的城市生活垃圾塑料分选方法有光选、电选、风力分选、密度分选、水利旋流器分选、浮选等多种方法。光选重要针对块状塑料的分选,不宜分选细粒塑料和厚度薄的片状塑料及黑色塑料;水利旋流器分选和浮选都属于湿式分选法;电选对分选物料的湿度及粒度要求太高,结构较复杂;风力分选率太低。我国对于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分选技术起步较晚,现有垃圾处理设备普遍具有以下缺点:
1、垃圾分选分类纯度、精确度低。因为我国的垃圾是混合袋装收集,现有技术对各种垃圾分类达不到要求,导致大部分再利用资源传送到下道工序,影响下来的垃圾分类,也是主要造成分类后的再利用资源滞留堆积、销售困难的最大问题。
2、设备工序繁多复杂、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因为科学技术含量有限,致使处理工艺复杂、设备数量多、造价太高,生产效率跟不上。
3、再利用资源产量低。由于现有技术设备垃圾分选技术低,设备工作时导致大部分垃圾塑料资源流失,70-80%的塑料分选不出来,塑料再生造粒产量才达10-15%,同时导致塑料造粒成品杂质太多影响后期销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孟,未经刘志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06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旧地膜回收计量车
- 下一篇:一种大理石运转摆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