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空调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1175.3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2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许辉;黄国强;陈斐;陈英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黄燕石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空调箱。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空调箱是由壳体及带转轴的风门板共同组成气体流动通道,通过空调箱出风口与车身风管相连,把在空调箱内进行热交换的气体送往车厢内各个位置,保持车厢内处在一个让人感觉舒适的温度范围内。
参见附图1,由于汽车空调箱1在汽车上安装空间的局限,汽车空调箱1的尺寸受到一定限制,所以汽车空调箱工作时,从进风口2进入的气体需在汽车空调箱1内进行几次转向才能运动到汽车空调箱出风口3,由此造成汽车空调箱出风口3的气流均匀性很难得到保证,引起通过风管送往车厢内各处的气体流量不一致,车厢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降低了车厢内乘员的舒适度。
针对以上问题,现有的空调箱通过调整空调箱出风口的位置、大小尺寸来改善空调箱出风口的气流均匀性,但是对空调箱出风口的气流均匀性改善效果都不是太明显,还是会造成车厢内乘员舒适度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箱,以期使空调箱出风口的气流均匀。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空调箱,由左右壳体拼合而成,所述汽车空调箱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左右壳体上各有一半,其特征是,在左半出风口上设置导风板,在右半出风口上设置导风板,所述左右半出风口的导风板对称于所述左右壳体的结合面。
进一步,所述左右半出风口的导风板与所述左右壳体的结合面成一角度。
进一步,所述左右半出风口的导风板均为两个,所述左半出风口的两个导风板互相平行,所述右半出风口的两个导风板互相平行。
进一步,所述左右半风口的导风板与所述左右壳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空调箱出风口增加四个导风板后,提高空调箱出风口流出气体的流量分布均匀性,使送往车厢内各个位置的气体流量比较均匀,可以使车厢内温度分布在短时间内达到均匀状态,短时间就可以满足车内乘员对车内环境温度的要求,可以有效节省使用空调消耗的能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汽车空调箱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箱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箱的俯视图;
附图4为本汽车空调箱左壳体的侧视图;
附图5是附图4的A-A剖视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1.汽车空调箱; 2.进风口;
3.出风口; 4.第一导风板;
5.第二导风板; 6.第三导风板;
7.第四导风板; 8.接合面;
9.右壳体; 10.左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箱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2、3,汽车空调箱1由右壳体9和左壳体10拼合而成,出风口3由右壳体9上的右半出风口和左壳体10上的左半出风口组成,在右半出风口上设置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5,在左半出风口上设置第三导风板6和第四导风板7,左右两侧的导风板对称于左右壳体的结合面8,四个导风板与结左右壳体的结合面8呈一定的角度,角度根据汽车空间和出风口位置设定,使从出风口流出的气体的流量在车厢内分布均匀。
参见附图4、5,左半出风口的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5互相平行,与左右壳体的接合面8成一锐角。右半出风口的第三导风板6和第四导风板7与第一导风板4和第二导风板5对称,也互相平行。这种排列方式使出风口的吹出的气体更均匀地向外扩散。提高乘员的舒适度。
四个导风板可在制造左右壳体时一体注塑成型,减少工艺步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11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送扣装置
- 下一篇:静音保持器的自动移位传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