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外科手术用的便于精准夹持的带线缝合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1290.0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8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王勤章;李应龙;倪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强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A61L31/06;A61L3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832002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外科手术 便于 精准 夹持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外科手术用的的医用带线缝合针,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外科手术用的便于精准夹持的带线缝合针。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外科手术时,医师通常使用的是传统的缝合针,适宜通过大切口进行缝合操作,由于这种缝合针的夹持部为扁平形,缝合时变换角度可导致持针器夹针缝合不稳定,针柄易顺持针器的夹持面滑动,易造成缝合时进针与出针位置不准确,导致临近组织器官的误伤,同时由于缝针稳定性不足,操作时容易出现针体扭转,甚至弯折、断裂,对患者造成难以弥补的损伤,尤其是在执行体腔深部精细手术操作时外科医师为了改变针体方向不得不借助于其他外科手术器械的协助,调整方向并固定缝针均较困难。目前临床外科技术越来越趋向于微创与精准操作,传统的手术缝合针已难以满足临床需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外科手术用的便于精准夹持的带线缝合针,能够使夹持器更方便、牢固、稳定的夹住针体,缝合过程中不会发生打晃和扭转现象,能够有效减轻医生的缝合劳动强度,提高缝合效果,同时操作方便,操作动作变的小而灵活,更易于完成复杂及精细缝合手术操作,尤其利于深部及隐匿部位进行精准不变向的缝合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外科手术用的便于精准夹持的带线缝合针,包括针体1、和针体1连接的针体夹持部2以及和针体夹持部2相连接的缝合线3,所述针体夹持部2表面为磨砂样或多棱状粗糙面。
所述针体夹持部2为十六棱形。
所述针体1和针体夹持部2的材料为不锈钢。
所述缝合线3为可吸收缝合线或不可吸收缝合线。
所述可吸收缝合线的材料为聚乙醇酸PGA,表面涂有聚己内酯和硬脂酸钙涂层。
所述不可吸收缝合线的材料为蚕丝线。
由于本实用新型针体夹持部2表面为多棱形,增加了持针器与针体夹持部2的咬合面积,使夹持器夹持更方便牢固,可稳定的夹住针体1,缝合过程中不会发生打晃和扭转现象,在一定的角度易于调整和锁紧针尖针体的角度,可有效减轻医生的缝合劳动强度,提高缝合效果,同时操作方便,操作动作变的小而灵活,更易于完成复杂及精细缝合手术操作,尤其利于深部及隐匿部位进行精准不变向的缝合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体夹持部为磨砂样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外科手术用的便于精准夹持的带线缝合针,包括针体1、和针体1连接的针体夹持部2以及和针体夹持部2相连接的缝合线3,针体夹持部2表面为磨砂样或多棱状粗糙面。优选的,针体夹持部2为十六棱形。
所述针体1和针体夹持部2的材料为不锈钢。
所述缝合线3为可吸收缝合线或不可吸收缝合线。
所述可吸收缝合线的材料为聚乙醇酸PGA,表面涂有聚己内酯和硬脂酸钙涂层。
所述不可吸收缝合线的材料为蚕丝线。
针体1的针头型式包括:圆针、钝针、正角针、反角针、短刃三角、三角半弯、钻石针、铲针。
针体1的弯曲程度包括:1/2、3/8、1/4、5/8、直型、雪橇型。
针体1的直径为0.2~1.3mm。
缝合线3的规格为5-0、4-0、3-0、2-0、0、1、2、3、4、5。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针体夹持部为磨砂样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强,未经李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12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粒的造粒筛选再利用装置
- 下一篇:旋耕铺膜全覆土穴播联合作业机弧形导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