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电容及电磁屏蔽的电热毯或电热炕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1792.3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9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许世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世祥 |
主分类号: | A47G9/02 | 分类号: | A47G9/02;A47C17/00;A47C21/04;H05B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800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容 电磁 屏蔽 电热毯 热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毯或电热炕,具体说涉及一种采用电加热膜、碳纤维电加热布、电加热丝等作为电加热体的,且具有电容及电磁屏蔽功能的电热毯或电热炕。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电加热膜、碳纤维电加热布、电加热丝等制作的电热毯或电热炕已经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可,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睡眠及取暖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睡眠及取暖质量
然而,由于这些电热床,电热毯或电热炕,都是采用电加热膜、碳纤维电加热布、电加热丝等制作,普遍存在一种电容效应及电磁辐射问题。如图1所示,1为电加热体,一般为电加热膜、碳纤维电加热布或电热丝。2为隔热膜,3为控制器,通过定时或定温的方法控制电源的通断。4为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电热毯或电热炕的即时温度信号。9示为睡在电热毯或电热炕上的人体。10是和对地(这里所说的地,包括三项五线制电源的保护地线,也包括作为三相电源中性线导体的大地,简化描述的原因,以下统称为地)连接的物体,如暖气片、暖气管道等。7是电源插头,8是电源插座。这种情况下,若人体9和对地连接的物体10,如与地连通的暖气管道等接触时,便会产生触电的酥麻感觉。不管是电加热膜、还是碳纤维电加热布、还是电加热丝,本身都是面积较大的导电体,而人体本身也是面积较大的导电体。若两个彼此绝缘的大面积的导电体临近时,就会形成一个容量值相当可观的等效电容。这时,电加热膜、 碳纤维电加热布、电加热丝等和睡在上面的人体就相当于等效电容的两个电极。如果在等效电容的电极A端,即电加热膜、碳纤维电加热布、电加热丝上施加交变电压,就会有电荷流向电容的另一端。施加的电压越高,容抗越小,通过这个电容产生的电流越大。如果在以电热膜或碳纤维电热布为加热体制成的电热毯或电热炕上施加220V的市电电压时,作为等效电容B端的人体若和地或与地连通的物体接触,就会有触电的酥麻感觉。实验表明,如果将成人人体背部表面积大小接近的金属板放置在通以市电的电热膜等发热体上,用MF500型万用电表测量该金属体的对地电压,竟高达100V左右。
实际上,电加热膜、碳纤维电加热布的绝缘程度都大于2MΩ。这种触电的感觉并非是漏电所致,而是以上所述的电容效应形成的。虽然通过电容的电流远远达不到直接危害人体生命的程度,但却会使人对这种触电的感觉产生畏惧不安,特别是对于有心脏病的人,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同时,这种电容效应还直接存在辐射效应,改变人体的磁场规律,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电热毯或电热炕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除电容效应,使用者不会因这种电容效应对取暖用具产生恐惧感及潜在的电磁辐射效应影响健康的电热取暖用具。
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技术措施是,一种具有电容及电磁屏蔽功能的电热毯或电热炕,包括电加热体1、隔热膜2、控制器3及温度传感器4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加热体1的上面或两面装有金属材质隔离层5;金属材质隔离层5连接导线6;导线6与电源的保护地线连通,或直接与大地连通。其中所述的金属材质隔离层(5)为铜箔、铝箔或铁皮,其厚度在0.01-1.5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依本发明制作的电热毯或电热炕,由于在其加热体的上面或两面装有与地连通的金属材质隔离层,使得睡在上面的人体的电位和地相同,人体和通电的电加热膜、碳纤维电加热布、电热丝等加热体之间形成的等效电容产生的寄生电流被旁路入地。这种情况下,当人体和地接触或与地连通的导电物体接触时,就不再会产生触电的酥麻感觉,避免恐惧感或因此带来的意外发生。同时,还可以防止潜在的电磁辐射效应影响人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缺陷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世祥,未经许世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17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