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分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2590.0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2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毛峰;陈律;左登青;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傲伦达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5 | 分类号: | B01D17/025;B01D17/03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6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液设备,具体是一种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自动分液器。
背景技术
自动分液器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应用较广泛,它不仅可以用于连续脱去反应生成的水,使反应持续进行,而且可以使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经过它的分离后,使两种液体分开,目前使用的分液器,由于进料时产生一定冲击力,使得两种液体分界面波动较大,造成相互间夹带,影响了分离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自动分液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分液器,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上设有伸入罐体内部的进料管,该进料管伸入罐体内部的下端呈弧形管;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排空口,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有轻组分出口,罐体底部设有与其相连通的折形连通管,所述折形连通管的出口端设为排空口,排空口下侧的折形连通管上设有重组分出口。
所述折形连通管一端的排空口的竖直高度大于轻组分出口的竖直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降低了物料进料时对系统的冲击,增强了两种液体分界面的稳定性,提高了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分液器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罐体,2、进料管,3、排空口,4、轻组分出口,5、折形连通管,6、重组分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自动分液器,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上设有伸入罐体1内部的进料管2,该进料管2伸入罐体1内部的下端呈弧形管;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排空口3,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设有轻组分出口4,罐体1底部设有与其相连通的折形连通管5,所述折形连通管5的出口端设为排空口3,排空口3下侧的折形连通管5上设有重组分出口6。折形 连通管5一端的排空口3的竖直高度大于轻组分出口4的竖直高度。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这样来实现的:进料管伸入到自动分液器液面下方,进料管伸入罐体内部的下端呈弧形管,使得物料在弧形管中进行圆周运动,在离心力场的作用下,加速了轻重两种液体组分的分离,并且降低了物料进料时对系统的冲击,增强了两种液体分界面的稳定性,减少了两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夹带,轻组分从轻组分出口分离,而重组分则经过折形连通管的重组分出口分离出来,排空口使整个分液器内外大气压保持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傲伦达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傲伦达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2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