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瞄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2724.9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4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凌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付平 |
主分类号: | F41G1/34 | 分类号: | F41G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瞄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瞄准器,特别涉及一种射击用瞄准器。
背景技术
在此之前,公开过一种瞄准器,该瞄准器包括设置有瞄准镜片的瞄准装置,于瞄准镜片后方设置有发光窗,以及控制发光窗内光源开关的旋转开关。该技术的瞄准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近距离快速射击目标难的问题,但是,该技术的瞄准器旋转旋转开关时手容易挡住视线,操作不便,且对旋钮开关的高度有限制,旋钮开关过高,便会挡住使用者的视线,同时,该技术瞄准器的瞄准镜片和发光窗完全暴露于外,受日晒雨打,使瞄准镜片和发光窗更易受损,或遭到人为的破坏,而缩短瞄准器的使用寿命,因此,阴雨天不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保护措施全面的瞄准器,瞄准器包括镜身、支架体、电位旋钮及变点手轮,其中,镜身包括瞄准镜片、遮挡部及发光窗,瞄准镜片设于镜身的一端,发光窗设于镜身的另一端,与瞄准镜片相对设置,且发光窗窗口正对瞄准镜片,遮挡部设于瞄准镜片的外围,向发光窗延伸,镜身设于支架体的上方,通过螺栓与支架体固定连接,电位旋钮设于镜身的一侧,变点手轮设于发光窗下方。通过在原有的瞄准器的基础上设置遮挡部,瞄准镜片设于遮挡部内部,有效保护了瞄准镜片免受日晒和雨打,增加了瞄准器的使用寿命,方便阴雨天气在户外使用。同时,电位旋钮设于镜身的侧面,方面使用时调节发光窗内的光源开关,避免了调节时手挡住视线,另外设于镜身的侧面,对电位旋钮没有高度限制,方便替换电位旋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电位旋钮与镜身间设有旋钮垫块。设有旋转垫块支撑电位旋钮,方便电位旋钮的安装,使电位旋钮旋转时更加顺畅,增加了阻尼性,使旋转时具有更好的手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支架体包括主连接座和副连接座,副连接座一端通过一锁紧螺栓固定连接于主连接座的一侧,副连接座的另一端设有一限位螺栓。支架体用于将瞄准器安装于枪支的支撑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瞄准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瞄准器的后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瞄准器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瞄准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瞄准器支架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瞄准器支架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5示意性的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瞄准装置。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瞄准器包括镜身101、支架体102、电位旋钮103及变点手轮104。镜身101包括瞄准镜片1011、遮挡部1012及发光窗1013。瞄准镜片为广视角瞄准镜。
瞄准镜片1011设于镜身101的一端。发光窗1013设于镜身101的另一端,与瞄准镜片1011相对设置,且发光窗1013窗口正对瞄准镜片1011。遮挡部1012设于瞄准镜片1011的外围,且向发光窗1013延伸,将瞄准镜片1011包围住,使瞄准镜片1011位于遮挡部1012内部。有效保护了瞄准镜片免受日晒和雨打,增加了瞄准器的使用寿命,方便阴雨天气在户外使用。
镜身101设于支架体102的上方。镜身101设有瞄准镜片1011的一端通过螺栓1016与支架体102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一左右调节螺栓1014和一上下调节螺栓1015,通过左右调节螺栓1014水平调节瞄准器,通过上下调节螺栓1015上下调节瞄准器,将瞄准器调整至正确的位置。电位旋钮103设于镜身101的一侧,电位旋钮103与镜身101间设有旋钮垫块105。旋转垫块105支撑电位旋钮103,方便电位旋钮103的安装,使电位旋钮103旋转时更加顺畅,增加了阻尼性,同时使旋转时具有更好的手感。同时,将电位旋钮103设于镜身的侧面,方面使用时调节发光窗1013内的光源开关,也避免了调节时手挡住视线,另外设于镜身的侧面,对电位旋钮103没有高度限制,方便替换电位旋钮103。变点手轮104设于发光窗1013下方。其中,电位旋钮103用于控制发光窗1013内的光源开关,变点手轮104用于调节瞄准光点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付平,未经凌付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27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