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高压原位高速划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2774.7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6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郦晓慧;王俭秋;韩恩厚;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27/26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高压 原位 高速 划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蚀材料表面划伤技术,具体为一种高温高压原位高速划伤装置。
背景技术
依赖表面形成致密钝化膜而具有腐蚀抗力的耐蚀合金,当局部表面的钝化膜因机械破坏露出新鲜表面时,则会加剧新鲜表面腐蚀的发生,从而在该位置形成新的钝化膜,且再钝化的发生依赖材料本身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金属材料在特定环境中再钝化能力的原位表征对于评定材料在工况下的耐腐蚀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材料再钝化能力的表征主要通过划伤电极法来实现。在高温高压环境中材料新鲜表面的重新成膜是一个快速过程,那么这就要求划伤速度必须快,否则将会导致试样表面边划伤、边钝化,那么采集得到的信号也是新鲜表面的钝化信号和稍早前划伤表面钝化信号的一系列叠加,不能准确反映材料在特定环境中的再钝化能力。然而,由于高温高压原位高速划伤装置复杂,不仅要实现高温高压下材料表面钝化膜的原位高速划伤,还要考虑到高温高压下划头高速运动的实现、高速运动轴和高压釜之间的压力平衡、密封、高精度计时、试样和金属容器的绝缘、信号线的引出等一系列问题。正是因为这些实验设备上的技术困难,限制了对核电和火电等高温高压环境中使用的耐蚀材料钝化能力的原位表征。目前,相关设备还未见有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高压原位高速划伤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高温高压环境下难以实现原位高速划伤、划伤试样的固定、绝缘、信号线的引出、高速运动轴的压力平衡和密封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温高压原位高速划伤装置,该装置设有:高温高压工作电极、高温高压辅助电极、高温高压参比电极、上下高压釜盖、高压釜体、高速运动轴、划头、环形加热器,具体结构如下:
高压釜体和上下两个高压釜盖构成高压釜,高压釜体设置于上下两个高压釜盖之间,高压釜体和上下两个高压釜盖连接;在上高压釜盖上设置热电偶、高温高压工作/辅助电极座和高温高压参比电极,高压釜体内设置辅助电极、划头、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工作电极分别通过导线穿过高温高压工作/辅助电极座,高温高压参比电极的导液管伸至高压釜体内;
高速运动轴上部穿过导向板中心的高速运动轴孔,与导向板连接,导向板外周通过孔与高压釜体内的支架杆配合,即以支架杆为导杆上下运动,高速运动轴和高压釜之间设有压力平衡机构,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高速运动轴下部与气动装置的气动活塞连杆相连接,高速运动轴上装有划头,试样固定槽设置于固定平台上;
高压釜体的外侧设置环形加热器,高压釜外设置双立柱支架,双立柱支架上的两个立柱:立柱Ⅰ和立柱Ⅱ平行设置于上下两个高压釜盖、高压釜体、环形加热器的两侧;立柱Ⅰ上设置滑块Ⅰ,为液压驱动,立柱Ⅱ上设置滑块Ⅱ,为手动升降盘驱动;滑块Ⅰ连有高压釜体和配重,高压釜体外侧设有环形加热器,滑块Ⅱ连有上高压釜盖。
所述的高温高压原位高速划伤装置,还包括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加热电源开关、加热指示灯、超温报警灯、超压报警灯、计时器复位按钮、温度控制器、加热电压调节器、压力显示器和精密计时器;其中,精密计时器连有计时器复位按钮,压力显示器连有超压报警灯,超温报警灯与温度控制器相连,加热电源开关与加热电压调节器连接,加热电源开关连有加热指示灯,加热电压调节器与温度控制器连接,压力显示器和温度控制器连至控制箱内部继电器,控制箱内部继电器通过导线连接环形加热器的电炉丝,形成超温断电加热结构和超压断电加热结构。
所述的高温高压原位高速划伤装置,滑块Ⅰ的高度通过液压机构调节,立柱Ⅰ的下部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采用脚踏油泵,在液压油缸底部外侧连有踏板及弹簧复位机构;滑块Ⅱ与立柱之间采用螺母丝杠的调节机构,立柱Ⅱ的顶部设置手动升降盘,通过调节手动升降盘使滑块Ⅱ在立柱Ⅱ上下运动。
所述的高温高压原位高速划伤装置,通过压力平衡机构维持高速运动轴在高压釜内外的平衡,高速运动轴采用分段连接的方式,在下高压釜盖上设有高速运动轴轴套,轴套外部设有冷却水套。
所述的高温高压原位高速划伤装置,上高压釜盖上的热电偶伸入高压釜体中,高压釜气相口分三路,分别连接压力表、安全阀、压力变送器;上高压釜盖设有与高压釜体内腔相通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出气端装有高压釜排气阀;下高压釜盖上设有与高压釜体内腔相通的进气通道和进液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端装有进气阀,所述进液通道的进液端装有进液阀,进液通道伸至与高压釜体内腔的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27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池用耙松机
- 下一篇:一种泡沫浮油去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