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极绳绞车安全联锁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3387.5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1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信;刘健;陈守明;刘子国;孙汝刚;马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54 | 分类号: | B66D1/54;B66D1/5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维斗 |
地址: | 2735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极 绞车 安全 联锁 自动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无极绳绞车的安全联锁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使用的无级绳绞车信号控制是利用语音声光信号、报警器和漏泄通讯系统组成,它存在以下不利因素:因人为因素造成不打点、不语音警示就开车;绞车司机误操作;跟车工与信把工配合失误、二级开关吸合不释放、车辆掉道等情况。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极绳绞车安全联锁自动控制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的控制装置利用现有的报警控制模块,切实做到安全互锁、自动停车,避免了工作人员的误操作,并且车辆过位自动停车报警。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无极绳绞车安全联锁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有包括报警控制模块U1,由电铃B和按钮SB串联组成的打点模块,所述的打点模块与报警控制模块U1连接,本方案的特点是:所述的报警控制模块U1还控制第一继电器J1和第二继电器J2,所述的第一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1与无极绳绞车的出车控制器U2串联,所述的常闭触点J1-1通过第一常闭和常开连动按钮SB1的常闭触点和第二常闭和常开连动按钮SB2的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的第二常闭和常开连动按钮SB2的常开触点串联通过第一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2与电源连接,所述的第二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J2-1与无极绳绞车的进车控制器U3串联,所述的常闭触点J2-1通过第二常闭和常开连动按钮SB2的常闭触点与第一常闭和常开连动按钮SB1的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的第一常闭和常开连动按钮SB1的常开触点通过第一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2与电源U4连接,另外,所述的第二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2与第一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2并联。
所述的报警控制模块U1与一个无极绳绞车尾轮限位模块U5连接,无极绳绞车尾轮限位模块U5为限位开关。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有报警控制模块U1还控制第一继电器J1和第二继电器J2,可以控制两个继电器的通电和断电,就可以实现无极绳绞车的进车和出车的互锁,防止误操作。有一个无极绳绞车尾轮限位模块U5与报警控制模块U1连接,当车辆走到无级绳尾轮处时,无极绳绞车尾轮限位模块U5给报警控制模块U1一个信号,报警控制模块U1将第一继电器J1和第二继电器J2断电,这样无极绳绞车断电停车,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一种无极绳绞车安全联锁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有包括报警控制模块U1,由电铃B和按钮SB串联组成的打点模块,所述的打点模块与报警控制模块U1连接,本方案的特点是:所述的报警控制模块U1还控制第一继电器J1和第二继电器J2,所述的第一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1与无极绳绞车的出车控制器U2串联,所述的常闭触点J1-1通过第一常闭和常开连动按钮SB1的常闭触点和第二常闭和常开连动按钮SB2的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的第二常闭和常开连动按钮SB2的常开触点串联通过第一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2与电源连接,所述的第二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J2-1与无极绳绞车的进车控制器U3串联,所述的常闭触点J2-1通过第二常闭和常开连动按钮SB2的常闭触点与第一常闭和常开连动按钮SB1的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的第一常闭和常开连动按钮SB1的常开触点通过第一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2与电源U4连接,另外,所述的第二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2与第一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2并联。所述的报警控制模块U1与一个无极绳绞车尾轮限位模块U5连接,无极绳绞车尾轮限位模块U5为限位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33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抬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吨包装袋吊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