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电机推力油槽测温电缆引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3568.8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0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14 | 分类号: | G01K1/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机 推力 油槽 测温 电缆 引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机推力油槽测温电缆引出装置。
背景技术
水轮发电机机组推力测温(推力瓦温、油槽油温)接线故障是机组测温系统的易发故障,难以彻底解决。且推力轴承测温缺陷的处理,涉及机组停机、排油、抽瓦、顶转子(推力)、拆卸和吊装油冷器(推力),工序复杂、工期长,工作量大。因此,探索一种安装和接线都简单、并且设备故障率低的测温电阻布线方式已迫在眉睫。通过对历年来缺陷的统计和分析看出,推力因其测温点较多,安装和接线复杂,其缺陷最多,尤其在推力油槽的测温线缆内外接线端子箱故障率最高。推力测温信号是通过推力本体端子箱的接线柱将推力油槽内测温引线与外部的线缆进行对接,长时间运行后,接线柱易松动,造成漏油、渗油等问题,且接线柱与线缆对接部位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虚焊、脱焊等事故隐患。受油流冲击线缆与油槽壁摩擦也易造成线缆绝缘层磨损,而油槽内操作空间狭小,故障处理十分困难。推力油槽两个本体端子箱采用集中式安装,测温电阻至端子箱引线距离长(最长距离绕推力油槽半周),测温电缆故障难以更换和敷设,更换电缆时需拆卸、吊装至少8个推力油冷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提供一种发电机推力油槽测温电缆引出装置,其简化操作工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力,解决接线柱密封不太好,存在漏油、渗油等问题;消除油槽内接线柱的接线易松动、虚焊,受油流冲击线缆绝缘磨损等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电机推力油槽测温电缆引出装置,它包括在推力油槽圆周壁上间隔180°设置有两圆孔,推力油槽内设有弧形无缝钢管,弧形无缝钢管顶端密封伸出推力油槽壁顶盖并进入接线端子箱,接线端子箱侧面设有固定架。
上述的弧形无缝钢管顶端密封伸出推力油槽壁顶盖至少5cm。
上述的圆孔直径为60mm。
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1、油槽的开孔点尽量高出油槽油位,焊接向上的弧形钢管又高出油槽上顶盖板,实践证明解决了曾经顾虑的漏油、渗油问题;直径较大的开孔和管径,有利于敷设、更换线缆;
2、180度对称分布的端子箱,解决了曾经的电缆引线距离长难敷设的问题,最长电缆引线距离只有原来的一半;
3、电阻引线直接通过弧形钢管引出油槽接入端子箱,从根本上杜绝了长时间运行后,接线柱易松动、漏油、渗油等问题,杜绝了接线柱与线缆对接部位的虚焊、脱焊等事故隐患,避免了测温电阻引线长期受油流冲击线缆绝缘磨损的事故隐患,且易操作、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发电机推力油槽测温电缆引出装置,它包括在推力油槽圆周壁上间隔180°设置有两直径为60mm圆孔1,孔径根据测温电阻的数量及其引线的线径调整,推力油槽内设有弧形无缝钢管2,弧形无缝钢管顶端密封伸出推力油槽壁顶盖3至少5cm并进入接线端子箱4,避免油因为运行时的压力涌出,接线端子箱侧面设有固定架5。
推力测温电阻使用定制的长引线电阻,电阻的引线从油槽内通过焊接在油槽壁上弧形钢管直接引出油槽并接入油槽外的端子箱,开孔焊接的引线钢管和端子箱在推力油槽外壁180度对称分布安装。推力油槽内壁钢管焊接处进行打磨处理,油槽内壁合理加装固定电缆线卡,防止线缆固定不牢受油流冲击在油槽内壁摩擦造成线缆绝缘受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35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理石与金属条单元化组合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梁、柱包覆板缝填充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