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为介质的织物绳状染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4181.4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1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龙家杰;章燕琴;栾韬;陈晨;任一萌;王柯;杨慕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B9/02 | 分类号: | D06B9/02;D06B23/00;D06B23/04;D06B23/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二氧化碳 流体 介质 织物 染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成绳状的染色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为介质的绳状织物染色机,属纺织染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临界流体尤其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是一种安全、环保、绿色的流体介质。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代替传统水浴对织物进行染色加工,由于无染色废水及其它废弃物产生,能有效避免传统染色加工过程中大量水资源、能源及化学品的消耗,以及大量高浓度、高CODCr有色废水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可彻底实现绿色、环保、清洁化生产,同时具有节水节能的优点。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相关染色方法和染色设备的研发,对逐步完善和推广超临界流体无水染色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提升整个纺织印染行业生产的环保化、生态化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由于水资源匮乏的加大和环境污染日益得到广泛关注,以及对行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相关设备及染色关键技术研发的不断进步和实用化,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为介质的纺织品无水染色加工日益引起了行业及企业的浓厚兴趣和高度关注。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国内相关部门及机构,尤其是本课题组在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设备的研发方面,已从实验室的小型设备,逐步发展到具有较大规模的中试装备系统,并在染色关键技术如流体中适用染料性能、专用染料研发、工艺优化等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并已于2010年至2011年实现了中试匹染生产示范,在国内外首次推出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为介质的无水染色生产布样及部分产品。
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目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介质进行染色加工的关键部件——染色釜结构及其染色加工模式,一般多采用立式/卧式经轴模式进行匹染(CN1807742A,CN101024922A,CN2688735,),或采用筒子纱模式进行染色加工 (CN1200153A,CN2350412),此外,以双轴模式对织物进行卷染的染色釜体也有过少数文献报道(CN101148813A,CN101082157A)。
然而,上述公开的中小型设备较多适用于实验室研究,在实际工业化生产应用时仍有较多问题需进一步解决。无论是立式或卧式经轴模式,都较多适用于多孔的筒子纱等纱线染色加工。而对于匹染,要达到均匀良好的染色效果,其对设备的设计和技术要求、难度都较大,同时其生产效率低,加工成本高;而对于双轴式卷染模式,同样也存在动力传动和系统的密封及密封装置的耐久性等问题,而且这种染色模式对染色釜内流体循环的均匀性也难以得到保证,此外,由于织物在循环运动时存在较大张力,适宜加工的织物品种也受到限制(CN101760914A,CN201560318U)。因而本课题组首次设计和实施了高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介质中绳状织物的匹染模式及其装备系统(CN101760914A,CN201560318U),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将提布轮系统和喷嘴系统设置在染色釜体外,织物的循环回路长,可较好的适用于大型装备系统,而不利于设备的中、小型化,同时系统对易起皱的轻薄型和易变形的纺织品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设备的喷射系统也对高压循环泵设计及其使用提出了较高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为介质,具有匀染效果好、适应范围广、尤其适合于轻薄型和易变形纺织品的绳状染色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为介质的织物绳状染色机,它包括超临界流体染色釜、染色流体循环系统;所述的超临界流体染色釜包括釜体、提布装置、储布槽和导布索;釜体为卧式圆筒形高压染色釜;釜体的腔内,中间设有梨形分隔网;提布装置包括提布轮和导布辊,提布轮设在釜体腔内的上方,导布辊设置在提布轮侧下方、梨形分隔网的一侧;储布槽包括横向分隔网、承接网管、梨形分隔网下部和波浪型引布通道所组成的空间,横向分隔网设置在梨形分隔网的一侧,波浪型引布通道设在梨形分隔网的另一侧,承接网管设在釜体的下部;釜体上设有操作口和观察窗;釜体的上方设有流体进口,釜体的下方设有流体出口,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染色流体循环系统连接;所述的导布索为首尾相连的环形索状物,被染织物依附于导布索形成绳状织物,导布索经提布轮和导布辊,牵引釜体下部承接网管中的绳状织物进入波浪型引布通道,再进入釜体下部的承接网管,导布索和绳状织物在釜体内作上下循环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布索,其环形长度可调,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轮廓圆润的其它形状。所述的提布轮和导布辊,提布轮为主动轮,导布辊为从动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41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化机的进布装置
- 下一篇:一种缝纫机的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