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副仪表板整体式成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4189.0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6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成;童忠发;袭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7/00 | 分类号: | B60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仪表板 整体 成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副仪表板整体式成型结构,主要通过副仪表板两侧面采用滑块成型整体式结构以达到提高副仪表板整体强度和改善驾驶员腿部空间的目的。
技术背景
目前,现有副仪表板的结构形式及缺点如下:
1、副仪表板采用整体式直接顺脱成型,其强度高,成型工艺简单,便于装配,但两侧面做皮纹受拔模角制约一般需做到5~7度,甚至以上,从而影响驾驶员腿部空间及副仪表板上表面宽度。
2、副仪表板采用分体式结构,可改善驾驶员腿部空间,但分块较多,装配复杂,副仪表板强度不易保证,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副仪表板整体式成型结构,一方面产品结构简单,外观品质好,不受副仪表板两侧面做皮纹时对拔模角的要求,且可节约驾驶员腿部空间;另一方面可避免采用分体式分块较多,装配工艺较复杂,且外观间隙不好控制的缺点,保证副仪表板整体结构强度。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副仪表板整体式成型结构,所述成型结构两侧面做皮纹,成型结构采用整体式成型工艺,在侧面采用侧滑块出模,所述副仪表板两侧面的拔模角为零度或小于零度,即两侧面与仪表板水平表面夹角大于或等于90度。
进一步地,所述侧滑块上分型线位置设计有工艺槽。
进一步地,所述工艺槽的深度为0.5mm,宽度为1mm。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这种副仪表板整体式成型结构,其分型面可以设在左侧,也可以设在右侧,不仅方法简单,结构简单,能够节省司机的腿部空间,还不影响美观,也不影响结构强度,只需重新设计模具即可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副仪表板结构示意图;
图2副仪表板A-A向截面图;
图3为工艺槽放大图;
附图1中向上的箭头表示现有技术的出模方向,向左右两侧的箭头表示,经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出模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副仪表板整体式成型结构,所述成型结构两侧面做皮纹,成型结构采用整体式成型工艺,在两侧面采用侧滑块出模,所述副仪表板两侧面的拔模角为零度或小于零度,即两侧面与仪表板水平表面夹角大于或等于90度。由于成型工艺的改进,使副仪表板的水平方向结构变小,即节约了空间。
所述侧滑块上分型线位置设计有工艺槽1,可在左侧分型,也可在右侧分型,工艺槽的设计避免了分型线对产品外观带来的印迹缺陷。
所述工艺槽1的深度为0.5mm,宽度为1mm,也可采用其他尺寸结构,原则是不影响美观有不影响工艺为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副仪表板整体式成型结构,两侧面滑块出模,一方面可增强副仪表板的整体强度,产品结构简单,外观品质好,不受副仪表板两侧面做皮纹时对拔模角的要求,且可节约驾驶员腿部空间;另一方面可避免采用分体式分块较多,装配工艺较复杂,且外观间隙不好控制的缺点,保证副仪表板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41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自动抽水开关的自来水桶
- 下一篇:一种公路急转弯处车辆通过提示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