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股流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4191.8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4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管介善;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博利达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地址: | 21409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股流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热交换器单纯采用冷、热两种流体进行热交换,其效果显然不能达到最佳。如果设计一种具有中间温度的流体对热流体进行第一次热交换,通过冷流体进行第二次热交换,这样的热交换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必然具有较大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节能结构的热交换器,可以采用多种流体进行热交换,特别是采用相对高温的流体进行第一次热交换之后再采用低温流体进行热交换,其热交换效果可以达到更佳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多股流热交换器,包括方形的壳体,在壳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呈三角形,并在支座的水平面上开有螺栓孔,用以将螺栓进行固定安装;壳体的顶部设有热空气入口法兰,底部设有冷空气出口法兰,所述热空气入口法兰和冷空气出口法兰之间通过被冷却流体通道连通;在所述壳体的中部设有水平的隔板,所述被冷却流体通道穿过所述隔板;隔板上部的壳体的下端设有回热空气入口,上端设有回热空气出口;隔板下部的壳体上分别设有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所述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提高制冷剂的制冷效果。
在壳体内部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之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分别设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通过回热流体对热流体进行第一次热交换,达到第一次降温的目的;通过制冷剂对被降温后的热流体再次进行降温,即二次降温,可以提高制冷剂的制冷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冷蒸发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冷蒸发器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冷蒸发器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股流热交换器,包括方形的壳体1,在壳体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支座2,所述支座2呈三角形,并在支座2的水平面上开有螺栓孔,用以将螺栓进行固定安装;壳体1的顶部设有热空气入口法兰3,底部设有冷空气出口法兰4,所述热空气入口法兰3和冷空气出口法兰4之间通过被冷却流体通道连通;在所述壳体1的中部设有水平的隔板5,所述被冷却流体通道穿过所述隔板5;隔板5上部的壳体1的下端设有回热空气入口6,上端设有回热空气出口7;隔板5下部的壳体1上分别设有制冷剂入口8和制冷剂出口9,所述制冷剂入口8和制冷剂出口9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提高制冷剂的制冷效果。
在壳体1内部制冷剂入口8和制冷剂出口9之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剂入口8和制冷剂出口9分别设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通过回热流体对热流体进行第一次热交换,达到第一次降温的目的;通过制冷剂对被降温后的热流体再次进行降温,即二次降温,可以提高制冷剂的制冷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博利达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博利达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41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顶横杆
- 下一篇:车辆智能防眩光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