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芯片识别仪组合式芯片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4703.0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4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邱一帆;陈德;夏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渊生物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33/4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26 | 代理人: | 孙鸥;吴澄 |
地址: | 211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芯片 识别 组合式 芯片 托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芯片识别仪,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芯片识别仪组合式芯片托盘。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目前的生物芯片识别仪中的芯片托盘是采用光驱改造而成的,改造后的托盘内壁是圆弧的,而生物芯片盒是方形的,芯片盒放入此托盘中就会发生前后移动,使得芯片很难定位或定位不准,而芯片识别是用拍摄装置拍摄芯片,故芯片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而芯片定位不准就使得拍摄的芯片信息不准确,经过软件分析所得的结论就可能是错误的。另外,现在的生物芯片有大有小,有单孔的、双孔的,也有48孔的、96孔的等,规格不同,而现有的托盘只能适用于一个固定的芯片,无法阅读其它芯片。其次,光驱改造的托盘结构进出易受阻,同样影响芯片位置,使摄像头拍摄不稳定,准确性、全面性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研制生物芯片识别仪组合式芯片托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生物芯片识别仪组合式芯片托盘,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打托盘在外面,小托盘在大托盘内,小托盘通过其上的卡口与大托盘上的卡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根据芯片检测需要研制托盘结构,易于定位,避免偏移,保证拍摄效果;大托盘与小托盘组合后,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芯片进行拍摄,适用范围广,可以适用于微型单孔芯片、双孔芯片,也适用于大型单孔芯片、双孔芯片,也可以放置48孔芯片、96孔芯片等进行拍摄。而芯片托盘结构简单、实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应用于48孔芯片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大托盘1、小托盘2、卡口3、卡槽4、(单、双孔)芯片位置5、基因芯片位置6、48孔芯片位置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外面的是大托盘1,里面的是小托盘2;小托盘2上设置有卡口3,大托盘1上设置卡槽4,小托盘2、大托盘1通过卡口3与卡槽4而连接;大托盘1、小托盘2均是用铝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应用过程说明:
在中间的小托盘2里有(单、双孔)芯片位置5,用来放置单、双孔芯片,由于大托盘1、小托盘2被完全固定,不会移动,可进行拍摄;大托盘1可单独应用,大托盘1、小托盘2也可共同应用,大托盘1、小托盘2组合可形成多种结构、方式;小托盘2里面有基因芯片位置6,可以放置基因芯片;一旦出现大托盘1、小托盘连接困难,则还可以利用大托盘1、小托盘2均是用铝合金制成的铝合金所具有的一定的可塑性,能够更好地卡紧固定。
如拿开小托盘2,则整个大托盘1可以使用96孔芯片;小托盘2如图2和大托盘1的方法组合,48孔芯片位置7可以用来放置48孔芯片;如小托盘2如图1和大托盘1的方法组合,芯片位置5可以使用单、双孔芯片,基因芯片位置6可以使用基因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渊生物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大渊生物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4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层合板制孔分层检测的染色剥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浆浓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