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能表周转箱取放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5023.0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4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军;侯兴哲;欧习洋;郑可;周全;李林霞;吴华;胡天链;唐皇;陈刚;田超;胡晓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绵阳固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0112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能表 周转 箱取放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表检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能表自动化检定系统的电能表周转箱取放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用电需求越来越大,电能表的使用也随之增加。根据国家计量法律规定,为了保证电能表的准确性,需要定期对电能表进行检定。
现有的电能表检定过程中,大多是靠人工操作,通过手动将层叠放置的电能表周转箱从仓库或指定放置位置上取出,再对其内部的电能表进行检定操作,然后再将电能表周转箱放回指定的位置。取放电能表周转箱的过程由人工操作,操作方式单一且费时,人工劳动力较大,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电能表的批量检定需求。
因此,如何减少电能表周转箱取放的人工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能表周转箱取放机构,以减少电能表周转箱取放的人工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能表周转箱取放机构,包括:
用于夹持电能表周转箱的伸缩夹持单元;
与所述伸缩夹持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伸缩夹持单元进行升降的升降单元。
优选地,所述伸缩夹持单元包括:
分别用于夹持电能表周转箱两侧的两个夹持组件,两个所述夹持组件的夹持方向相向布置;
与所述升降单元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伸缩运动的伸缩承载组件。
优选地,所述伸缩承载组件包括两个承载臂和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承载臂同侧端的支撑架;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可同步滑动的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承载臂上。
优选地,所述承载臂包括:
与所述夹持组件滑动配合的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
用于抻拉所述夹持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的抻拉绳;
所述抻拉绳的两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
驱动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架相对滑动的驱动单元。
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齿条;
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与所述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
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的滑动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滑块,所述固定滑块与所述壳体下端设置的滑动轨道配合滑动。
优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设置于所述承载臂上的箱夹座;
设置于所述箱夹座内,分别夹持所述电能表周转箱前后面的两个卡紧单元。
优选地,所述卡紧单元包括:
设置于所述箱夹座内的驱动装置;
设置于所述箱夹座内,通过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沿所述箱夹座内部滑动的滑块;
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的铰接杆;
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用于抵住电能表周转箱的卡爪铰接;
所述箱夹座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卡爪的收纳槽。
优选地,所述升降单元包括:
支座;
设置于所述支座上的丝杆,所述伸缩夹持单元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的升降螺母;
设置于所述丝杆顶端,用于与外部装置固定连接的基座;
所述基座与所述伸缩夹持单元沿所述丝杆延伸方向滑动配合;
设置于所述支座上,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驱动部件。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固定有升降滑块,所述伸缩夹持单元上设置有与所述升降滑块配合的升降滑道。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能表周转箱取放机构,通过伸缩夹持单元对电能表周转箱进行夹持,在夹持过程中,通过伸缩动作使夹持端伸入电能表周转箱放置位置对电能表周转箱进行夹持,再通过收缩动作使电能表周转箱水平运动;在对电能表周转箱进行水平取放后,通过升降单元的升降运动完成对电能表周转箱的竖直运动,进而将电能表周转箱放入指定工位。通过升降单元与伸缩夹持单元的配合动作,完成电能表周转箱的取放动作,避免了人工手动操作,极大的降低了人工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能表周转箱取放机构的工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绵阳固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绵阳固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5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VC半转移膜
- 下一篇:一种秸秆压块机轴承防尘圈盖落灰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