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加热增香滤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5411.9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0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臣;刘冰;陈义坤;柯炜昌;董爱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黄鹤楼科技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13/08 | 分类号: | A24F1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增香滤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香烟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通过电加热方式增加香烟香味的滤嘴。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降低卷烟的危害性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但是在改善香烟的吸味、增加吸烟者喉部舒适性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增加香烟香味的方法是在烟丝中加入香料,在烟丝燃烧的时候一起燃烧发出香味被吸入到吸烟者口中,但香料燃烧时会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很大。为了改变香料在烟丝中的燃烧,把香料添加在香烟过滤嘴中,通过烟气的流动和香料自身的挥发性增加香烟的香味。但是有一个缺陷就是香料添加在过滤嘴中必须较容易挥发,不然增香效果不明显,但是如果添加容易挥发的香料,香料香味又不容易持久的保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将较难挥发的香料,在电加热的方式下,使香料挥发出来。平时保存在室温下香料不容易挥发,可以持久的保持。这样就解决了在过滤嘴中只能添加易挥发香料的问题,大大增加了添加香料的种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电加热的方式提高香料的挥发性,增加烟气的香味的电加热滤嘴,该电加热 滤嘴能够将较难挥发性的香料加热,通过提高温度增加香料的挥发性。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烟嘴,烟嘴的内腔内设有香液腔和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穿过香液腔与烟嘴的吸嘴连接,其特征是:香液腔内固定有电加热棒,电加热棒与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好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烟嘴的中段通过螺纹与壳体连接。所述的香液腔内固定有加热棒插板和多孔隔板,电发热棒固定在加热棒插板和多孔隔板之间,香液腔内存放有液体香料。所述的烟嘴的内腔内设有控制电路板、控制开关和电池,控制电路板与控制开关和电池连接形成一个控制电路。所述的烟嘴的烟支插口处装有固定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施容易,能够有效的增加烟气的香味,降低烟气的刺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烟嘴1,烟嘴1的内腔内设有香液腔5和气流通道13,气流通道13穿过香液腔5与烟嘴1的吸嘴连接,其特征是:香液腔5内固定有电加热棒4,电加热棒4与电源连接。所述的烟嘴1的中段通过螺纹6与壳体连接。所述的香液腔5内固定 有加热棒插板9和多孔隔板7,电发热棒4固定在加热棒插板9和多孔隔板7之间,香液腔5内存放有液体香料。所述的烟嘴1的内腔内设有控制电路板8、控制开关10和电池11,电池11装在电池槽12内,控制电路板8与控制开关10和电池11连接形成一个控制电路。所述的烟嘴1的烟支插口处装有固定调节阀14。
使用时,首先将香烟插入到过滤嘴的香支插口中,调节固定调节阀14使烟支固定在滤嘴上,保证在使用的时候不会掉下。当吸烟的时候,控制电路板8会接收到一个控制信号,将控制开关10打开,使电路处于接通状态。燃烧过来的烟气通过气流通道13,烟气到达控制开关10和控制电路板8这两个区域,这两个区域在烟嘴外壁3内边缘预留有通道,保证烟气能够顺利的进入到香液腔5。控制电路开通后,电池11对电发热棒4进行供电,电发热棒4的温度可以迅速升高,升高的快慢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发热材料。电发热棒4可以对香液腔5中存储的香液进行加热,使其中的香液迅速的挥发出来,烟气经过香液腔5的时候,混合挥发出的香料物质,通过烟嘴1的出气孔2进入到消费者的口中,整个过程中电加热增香滤嘴实现了对香烟燃烧烟气的增香,降低烟气的刺激性,避免了香烟香料的燃烧带来的危害。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壳体连接螺纹6进行拆卸,能够方便清洗吸附在内壁的焦油和尼古丁,确保电加热增加香烟香味的滤嘴的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黄鹤楼科技园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黄鹤楼科技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54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