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车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5444.3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3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继武 |
主分类号: | B60N2/075 | 分类号: | B60N2/075;B60N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300014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具体涉及客车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公路客运仍然是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公路客车的内部环境越来越舒适,例如:配备有空调及娱乐等。但是,由于乘客坐在客车上的时间较长,因此,对客车座椅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没有一个舒适的坐姿乘车,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并且困乏时正常的坐姿也很不舒服,时间一长,对乘客的精神状态、身体状况非常有害。
现有的客车坐椅大部分都具备俯仰调节功能,乘客可以手动调节靠背与座垫夹角增大或减小,将座椅调整到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上,以获得最舒适的感觉,满足人体放松的需求,使旅途得到充分的休息。但是,现有可调座椅只能调节靠背的俯仰角度,当靠背后仰调整时,座垫固定不动,人体的重心后移,车辆行驶中,由于人体上半身重力的作用,臀部在座垫上容易随颠簸与座垫面向前滑动,也就是说乘客此时得到的是不平衡的仰卧坐姿,这样不平衡的坐姿,舒适性较差,容易造成乘客的旅途疲劳,影响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客车坐椅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客车座椅,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座垫和靠背,所述座垫上设有用于调节靠背俯仰的调节装置,所述底座的前部顶面上固定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顶面自前向后向下倾斜形成斜面,所述座垫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座垫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凸块顶面相适配的滑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斜面的倾角为15~30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斜面的倾角为20度,所述滑道的高度为8mm。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凸块的材质为木块或耐磨橡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凸块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且与所述座垫的中轴线对称。
本实用新型,客车座椅的座垫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在底座上,底座的前部顶面上固定设有凸块,凸块的顶面自前向后向下倾斜形成斜面,座垫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凸块顶面相适配的滑道。本实用新型,当乘客调整靠后仰时,可以通过人体的自身重量使座垫前移,同时,凸块将座垫的前部向上顶起,从而使乘客的重心可以向上、向前进行调整,达到最理想的坐姿,缓解身体疲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靠背调整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座椅,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座垫2和靠背3。
座垫2的底板21上设有高弹海绵垫,靠背3的靠背钢骨架31上也设有高弹海绵垫,靠背钢骨架31的左、右侧面分别设有一个转轴32,底板21的左、右侧面固定设有侧板,侧板上设有开口向上的U形开口,转轴32置于U形开口内。座垫2上设有用于调节靠背3俯仰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可以调节靠背3与座垫2之间的夹角,实现靠背3的俯仰,调节装置采用的是现有技术实现,例如棘轮、棘爪机构等,在此不再赘述。
底座1的前部顶面上固定设有凸块11,凸块11的材质为木块或耐磨橡胶,凸块11的顶面自前向后向下倾斜形成斜面,座垫2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且座垫2的底面上设有与凸块11顶面相适配的滑道。
请参见图2,图2中细实线为调整前的状态,虚线为调整后的状态,当乘客通过调节装置调整靠背3后仰时,在人体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座垫2向前滑动,此时,由于座垫2的底面上设有与凸块11的顶面相适配的滑道,于是在座垫2向前滑动的过程中,凸块11将座垫2的前部向上顶起,从而使乘客的重心向上、向前移动,达到最理想的坐姿,缓解身体疲劳。
本实用新型中,凸块11顶面斜面的倾角α为15~30度,优选的角度为20度,滑道的高度H为8mm,这样,客车座椅的前移调整总量约为20mm。同时,经过试验发现,上述参数的选择能够使乘客保持最佳的坐姿。
本实用新型中,凸块1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左、右两侧,且与座垫2的中轴线对称,相应地,座垫2的底面上也设有两个滑动,从而使客车座椅的整体结构更稳固。
客车座椅的一侧安装扶手,肘靠高=180mm,肘靠宽≥35mm,并预留安装安全带的位置和安装孔位。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继武,未经杨继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54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囊模具翻转推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排水管存水弯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