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驻极体传声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6549.0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9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铠;林朝阳;吴宗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厚泰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9/01 | 分类号: | H04R19/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驻极体 传声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声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驻极体传声器件。
背景技术
驻极体传声器件广泛应用于通讯行业、扩音、多媒体系统、测量等领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驻极体传声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它是微型超薄、抗电磁干扰,又要能满足自动化大规模的生产的条件。
传统的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进声板、腔体板和线路板组。腔体板中央具有通孔,进声板与线路板组分别通过高温胶粘合于腔体板的两相对端面。进声板上的通孔形成声腔,在声腔内装有膜片、垫片、背极板及弹性连接片等相关零件。
上述传声器件声腔的中空端面不是金属屏蔽层,当进声板、腔体板和线路板组粘接组合成产品后,无法屏蔽电磁干扰,所以导致整个传声器件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不强。
其次,上述传声器件在制作时,首先把进声板和腔体板用高温胶粘在一起,并在声腔内装入相关零件,然后再与线路板组用高温胶粘在一起形成产品。传统的传声器件采用粘胶工艺后会有溢胶和断胶的缺陷,并且该缺陷无法受控,溢胶会直接影响产品的信噪比指标,而断胶会造成产品报废。此外,在产品装配过程中需进行两次粘胶,都有可能造成被粘接板的对不正,使产品外观受到影响;而两次粘胶都要使用三维打胶机和胶固化工艺,所以工艺路线长,无法自动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电磁干扰性能较好的驻极体传声器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自动化生产的驻极体传声器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驻极体传声器件,包括壳体板及线路板组,所述壳体板内具有声腔,所述线路板组覆盖于所述壳体板声腔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板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其上端面、声腔侧面、声腔底面及壳体板下端面均涂覆有金属屏蔽层。
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组的下端面与所述壳体板粘合的部位涂覆有金属屏蔽层。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屏蔽层为铜箔层。
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组与壳体板之间夹置有导电胶片,所述壳体板与线路板组通过所述导电胶片进行平面粘合。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板的底端开有进声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板下端面与声腔底面导通形成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声腔侧面的金属屏蔽层上进一步涂覆有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板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作为所述声腔的深槽。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板呈方形,所述线路板组的横截面外轮廓形状与壳体板的横截面外轮廓形状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驻极体传声器件的声腔表面具有金属屏蔽层,能阻挡和衰减干扰信号的电磁传输,使传声器件具有较好的抗电磁干扰的性能。
进一步地,上述传声器件用一块壳体板替代传统传声器件的进声板与腔体板,并且线路板组与壳体板是通过导电胶片以平面粘合的方式进行压接的,因此,不会发生溢胶和断胶的现象,可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及性能稳定性。此外,导电胶片的形状规则,不会影响产品外观;采用导电胶片进行平面粘合的方式,无需使用三维打胶机和胶固化工艺,因此可缩短工艺路线,实现自动化生产。另外,上述传声器件的外壳为方形,这使得传声器件与其他零部件配合时不会留下多余的、难以利用的空间,有利于器件的微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驻极体传声器件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组装后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该驻极体传声器件包括壳体板100及线路板组200,壳体板100内具有声腔,线路板组200覆盖于壳体板100声腔上方,于声腔内依次层叠设置有膜片300、垫片400、背极板500及弹性连接片6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厚泰塑胶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厚泰塑胶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6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受话器
- 下一篇:一种外国语交流辅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