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趋零排放机动车高效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8275.9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6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良德;简善阑;侯六一 |
主分类号: | F02D41/04 | 分类号: | F02D41/04;F02P9/00;F02P3/04;F02P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100 广东省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放 机动车 高效 节能 装置 | ||
1.一种趋零排放机动车高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系统、点火系统、燃油精控系统;其中所述感应系统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制取能量运行指令;所述点火系统根据运行指令进行精确强劲点火;所述燃油精控系统连接所述感应系统以在根据所述感应系统的运行指令进行精确供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趋零排放机动车高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系统包括发动机感应线圈(L),所述发动机飞轮上设有磁石,所述发动机感应线圈(L)设置于发动机飞轮侧以感应所述发动机飞轮转动的感应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趋零排放机动车高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线圈(L3)、次级点火线圈(L4)、点火开关(K1)、变频点火器(C1)、放大电路、整流二极管(D6)、可控硅(SCR)、放电电容(C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趋零排放机动车高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点火系统包括:点火开关(K1)的正极和变频点火器(C1)都连接在发动机感应线圈(L)的正极;所述放电电容(C5)负极连接点火线圈(L3),且次级点火线圈(L4)与火花塞(W)连接;所述发动机感应线圈(L)在发动机飞轮转动时产生感应电压,经过变频点火器(C1)和放大电路放大后经整流二极管(D6)后给放电电容(C5)充电;且所述发动机感应线圈(L)的感应电压经过整流二极管(D7)后施加到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使得可控硅(SCR)导通;放电电容(C5)通过可控硅(SCR)和点火线圈(L3)放电以使次级点火线圈(L4)生产足够高压后通过火花塞W,使其迅即放电跳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趋零排放机动车高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精控系统包括:可变电阻(R11)、编码集成电路(NE555)和解码集成电路(M567)、输出功放电路(TV1、TV2)、耦合器、控制燃油的电磁阀开关(K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趋零排放机动车高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电阻(R11)安装在机动车油门上;所述电磁开关(K2)安装在发动机混合气进气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趋零排放机动车高效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集成电路(NE555)的触发端连接调频电路,输出端接功放电路;所述解码集成电路(M567)的输出端脚接电磁开关(K2)的驱动电路;所述耦合器包括感应器的初级电感线圈(L1)与变频电路的次级电感线圈(L2);当机动车油门变化时使得可变电阻(R11)的阻值变化带动初级电感线圈(L1)的电位变化,以使次级电感线圈(L2)电位变化,使得解码集成电路(M567)的电位变化,以使开关(K2)变化以精控混合气进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良德;简善阑;侯六一,未经李良德;简善阑;侯六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82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空滤的漏水孔结构
- 下一篇:新型的油门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