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流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8526.3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6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栋;付会龙;辛嵩;窦全安;王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3/00 | 分类号: | E21F3/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608***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流 降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矿井通风及集中空调系统,具体的说是利用地下恒温水源对夏季高温空气进行降温除湿的一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增大,矿井高温热害现象日益突出;另一方面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节能降耗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夏季地面空气温度达30℃-35℃,入井风流温度很高;地下恒温带地下水温度恒定在20℃左右,恒温带地下水是优良的天然冷源。如果采用机械制冷的方式将风流温度降至适宜的环境温度输送至工作面或办公楼,运行成本高昂。如果采用喷淋的措施对风流降温处理,风流湿度高达100%,人体感觉十分不适。因此,寻求地下冷源的合理利用方式对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现有矿井制冷降温系统在运行成本,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风流降温装置。该装置利用地下天然冷源与重力热管的良好导热性与高温空气进行热交换,降低井下风流温度,减少制冷降温设备运行成本,或作为集中空调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流降温装置, 由管道,在管道通道内直径方向均匀排列的重力热管、隔板组成,管道是由内管、外管及填充其间的保温隔热材料组成,隔板将管道通道沿轴向分成上下两层,上层为低温冷水层,下层为热空气层。在矿井主要进风大巷布置风流降温装置,抽取地下恒温带恒温水源,进入低温水层,热空气进入管道热空气层。热空气层热量经重力热管传热作用传递给低温水层。热空气经低温水层降温后流向用风地点,低温水层温度升高后排入到恒温水源中,如此往复循环。该装置也可以应用在地面,温度较低风流可以对办公、住宿区域集中降温,或降温处理后进入中央空调,节能降耗。
优选的,其中保温隔热材料为聚氨酯或聚苯乙烯。
优选的,其中隔板与管道通道焊连接。
优选的,其中内管、外管为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运行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风流降温装置横断面视图。
图2是新型风流降温装置俯视图。
在图中,1.重力热管,2.保温隔热材料,3.外管,4. 内管,5.隔板,6.热空气层,7.低温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夏季在井下集中进风大巷中安设该装置,内管4、外管3都可以采用钢管;两层管壁间充填聚氨酯或聚苯乙烯保温隔热材料2,管内通过焊接隔板5上下分为两层,中间均匀布置重力热管1,上层为低温水层7,下层为高温空气层6。通过水泵抽取恒温带地下水进入低温水层7管道,热空气层6进入下层管道;重力热管1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将空气中的热量传递给低温水层7,水温升高后排入地下恒温带,如此往复循环。空气温度降低后进入矿井通风系统,输送至采掘工作面,直接作为冷风或作为降温系统的进风,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85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气控制柜
- 下一篇:基于电脑主机的多功能预警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