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压釜抽真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8560.0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2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武晓博;刘素梅;易松林;许浩;顾吉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04 | 分类号: | B01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曲鹏;张华卿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压釜抽 真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制品蒸压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水泥外墙板的蒸压釜抽真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泥制品的生产过程中,会对水泥制品进行蒸压养护,即将具有一定初始强度的水泥制品放入蒸压釜中,然后通入高温高压水蒸汽,根据工艺要求的升温、升压和降压曲线,对产品进行养护高温高压养护。
现有的蒸压养护工艺具有如下缺陷或不足:在蒸压养护结束时,釜内温度在100-105℃左右,有大量水蒸气存在,如果立即打开釜门快速排出釜内热量,则釜内的水泥制品温度也会急剧下降,且温度很不均匀,同时会导致水泥制品边部和表层水分急剧挥发,水泥制品在温度应力和干缩应力共同作用下,容易产生细小的裂纹或开裂,影响制品强度和性能,甚至会造成大量废品的产生;而如果采取缓慢打开釜门逐步降低釜内温度或关闭釜门自然降温的方式,则又会大大延长蒸压釜的运作周期,降低了生产效率,并且,如果蒸压釜内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水泥制品仍会有开裂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蒸压釜抽真空系统,能够有效、均匀地排出水泥制品蒸压养护后残留在蒸压釜内的水蒸汽,稳定均匀地降低釜内制品温度,减少甚至避免水泥制品裂纹的发生,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压釜抽真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冷却塔、真空泵、蒸压釜的控制阀门,
通过所述真空泵对所述蒸压釜内抽真空,所述蒸压釜内抽出的蒸汽经过所述控制阀门进入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在所述真空泵内冷却后,从所述真空泵的排气口排出;
所述真空泵中的热水从排水口送入所述冷却塔中冷却,所述冷却塔将冷却后的冷水从所述真空泵的进水口送入所述真空泵。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泵的排气口将冷却后的蒸汽排入开口水箱的水面下,经过所述水箱内的水冷却过滤后排入大气中。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塔还具有软水补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用于实现所述系统的电力供应、控制各阀门和泵的自动开启和关闭、以及控制软水的自动循环和软水的自动补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压釜抽真空系统,通过抽真空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均匀地排出水泥制品蒸压养护后残留在蒸压釜内的水蒸汽,稳定均匀地降低釜内制品温度,大幅减少甚至避免水泥制品裂纹的发生;同时,缩短蒸压釜运转周期60小时以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蒸压釜抽真空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压釜抽真空系统主要包括:蒸压釜的控制阀门,真空泵,以及冷却塔,其中:
蒸压釜内被抽出的蒸汽经过蒸压釜的控制阀门进入真空泵的进气口,在真空泵泵腔内冷却后,从真空泵的排气口排出;
真空泵中的热水从排水口送入冷却塔中冷却,冷却塔将冷却后的冷水从真空泵的进水口送入真空泵。
其中,通过真空泵抽真空在蒸压釜内形成负压,并根据工艺要求逐步降低蒸压釜内的负压,直至蒸压釜内的负压达到水分挥发临界压力值时,蒸压釜内的积水和水泥制品内部的水分将大量挥发,并被真空泵抽出蒸压釜。
其中,本蒸压釜抽真空系统使用的水是经处理后的软水,在该系统中软水是循环使用的,软水的具体循环线路如下:
当真空泵运转时,冷水(水温较低)由进水口由水泵送入,与吸入真空泵的蒸汽在真空泵泵腔内混合,部分蒸汽冷凝成水;同时水被蒸汽加热,由出水口排出(水温较高),排出的热水被水泵送入冷却塔冷却,经冷却后的水经水泵再次送入真空泵。如此循环。
由于在此循环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水在经过冷却塔时挥发损失,因此,可通过冷却塔的软水补入口自动补充软水。
此外,如图1中所示,上述的蒸压釜抽真空系统还包括控制柜,该控制柜负责整个系统的自动控制,如实现所述系统的电力供应、控制各阀门和泵的自动开启和关闭、以及控制软水的自动循环和软水的自动补入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85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导向球的对置式内燃机系统
- 下一篇:化工用物料筛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