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工具及其悬挂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9480.7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1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由浩;宫泽正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B25F5/02 | 分类号: | B25F5/02;B25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工具 及其 悬挂 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气动工具等动力工具及其悬挂用具。
背景技术
在动力工具中,公知有具备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悬挂装置的动力工具。悬挂装置具有由刚性金属线制成的支架、以及穿过该支架的移动圈。支架的一端形成为包围工具外壳的圆筒形部分的环状圈,支架的另一端与工具外壳后端壁的轴承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93183号公报
在具有此类悬挂装置的动力工具中,由于支架因环状圈与轴承而旋转,所以支架不独立。并且,由于移动圈仅穿过支架,所以移动圈也不独立。因此,在将支架、移动圈挂在现场的挂钩时,必须一边支承支架、移动圈以使其立起,一边把持挂钩,在工具的悬挂作业中需要使用双手,比较麻烦。
并且,金属制的支架的环状圈与工具外壳接触,在支架旋转时等发出比较大的接触声,在进行悬挂作业时等有时感觉到刺耳。另外,在支架与移动圈之间也会同样发出接触声。
除此之外,由于支架以不独立的状态安装于工具外壳,所以无法支承来自支架侧的力,无法认为该支架具有保护动力工具不受到冲击等的功能。而且,该情况对于移动圈也相同。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利用单手在现场等进行悬挂作业等极其简单的动力工具及其悬挂用具。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动力工具中,外壳在下部具有把手,在该外壳的上部设置有环保持部,该环保持部将悬挂用的环保持为自如地立起、倒伏,并且能够维持在立起姿态。
在上述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位于上述环保持部的与上述环的接触部位配置有弹性体。
在上述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上述环保持部以朝向外侧突出的状态设置于上述外壳。
在上述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上述环保持部是与上述外壳相独立的环保持部件,该环保持部件利用上述外壳所使用的固定部件来进行安装。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动力工具的悬挂用具中具备悬挂用的环以及环保持部件,该环保持部件将该环保持为自如地立起、倒伏,并且能够维持在立起姿态。
在本实用新型中,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由于将环设置为自如地立起、倒伏,并且能够维持为立起姿态,所以能够提供可以利用单手容易地在现场等进行悬挂作业的动力工具。
并且,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能够提供制造成本等比较低廉、并且能够抑制接触声的动力工具。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能够提供具有避免受到冲击等的功能的动力工具。
除此之外,根据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能够提供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等低廉的动力工具。
在此基础上,根据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动力工具用悬挂用具,由于该动力工具用悬挂用具包含环与环保持部件,所以能够使环以自如地立起、倒伏、并且可以维持在立起姿态的方式相对于动力工具装卸自如,通过简单地选择是否需要动力工具的环等,能够容易地对应各种使用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机动扳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上部末端侧的局部分解放大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动扳手;2…外壳;2a…把手;4…环;6…托架;10…悬挂用具;12…螺钉;14…凹部;16…弹性体;18…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动力工具的一例、亦即充电式的机动扳手1的立体图,图2是其上部末端侧的局部分解放大图。机动扳手1具有在下部形成有把手2a的外壳2。在外壳2的上部中央,配置有包括环4以及托架6的悬挂用具10。
悬挂用具10配置在上下方向的把手2a的朝向上方延长的方向与外壳2的上部的交差部位、亦即外壳2的上部中央。此外,在此,虽然环4以及托架6的一部分成为该交差部位的一部分,但是可以使环4以及托架6的一部分覆盖该交差部位的整体,也可以使环4或者托架6的整体成为该交差部位的内侧。
图3是悬挂用具10的侧视图。环4具有在高处作业现场等供挂钩进入的大小。此外,环4为金属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9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导槽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数控倒角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