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瞬变电磁法地下水分布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9565.5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5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维;彭苏萍;张建民;崔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G01V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金玺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地下水 分布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瞬变电磁法的地下水分布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岩层中水溶液的含量直接影响电阻率大小。岩层与岩层之间,岩层与煤层之间的电阻率差异是在煤矿井下巷道中开展电阻率勘探的物理前提。了解岩石和煤的电阻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合理布置矿井勘探工作、正确解释电法资料具有重要意义。
电阻率是表征岩石和煤的性质的重要物理参数,岩石和煤的电阻率不同程度地依赖于它们的成分、结构、所含水分等因素,随着影响因素的改变而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因此,在一定的地质、物性条件下,可以通过测定岩石或煤的电阻率来解决煤矿生产中遇到的许多地质问题。
因此,需要采用一种技术来完成岩层之间电阻率的测量,从而检测地下水分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瞬变电磁法进行电阻率测量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瞬变电磁勘探装置包括:电源、用于向地下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部、用于接收二次感应电磁场的接收部,所述电源与发射部连接以向发射部供电,接收部与发射部无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源是EP500型电源。
优选地,发射部为第一矩形线框;接收部为第二矩形线框,第一矩形线框的边长大于第二矩形线框的边长。
更优选地,第一矩形线框的边长为第二矩形线框的边长的三倍。
优选地,发射部为矩形线框;接收部为圆形接收线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简便地获得地下矿层的感应电势,从而为电阻率测量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瞬变电磁勘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瞬变电磁勘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瞬变电磁法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射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间歇期间,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地下介质中引起的二次感应涡流场,从而探测介质电阻率的一种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瞬变电磁勘探装置包括:电源、用于向地下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部、用于接收发射部发射信号的反射波的接收部。其中,电源(未示出)与发射部连接以向发射部供电,接收部与发射部无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源是EP500型电源。
在地面或空中设置通以一定波形电流的发射部(例如发射线圈),从而在其周围空间产生一次电磁场,地下导电岩矿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接收部(例如接收线圈)接收到感应电动势。该电动势包含了地下介质电性特征,通过适当的解释算法(一维反演,视电阻率等)可以得出地下岩层的结构。
如图1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用大定源内回线装置作为瞬变电磁勘探装置,发射部为发射线框,即第一矩形线框Tx;接收部为接收线框,即第二矩形线框Rx,第一矩形线框的边长大于第二矩形线框的边长。优选地,如图所示,第一矩形线框的边长L为第二矩形线框的边长L/3的三倍。
如图2所示,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偶极装置作为瞬变电磁勘探装置。在该方式中,优选地,发射部为矩形线框Tx;接收部为圆形接收线圈Rx。
在应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电阻率检测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仪器稳定性试验
例如:在同一点用同样参数进行2次重复观测,比较所得数据的一致性。
2.发送线框边长和发射频率试验
发送线框边长会直接影响勘察深度,在相同频率下,线框边长越大,探测深度越深。所以依据目的层埋深以及区域探测经验,本次试验发送线框边长选用200m×200m、240m×240m、300m×300m三个尺寸进行试验,最终选择效果好的发送线框边长进行正式施工,以满足本次勘察的要求。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电源采用EP500型电源,功率传输线为50Hz时,发射频率为2.5、6.25、25Hz三个档次可选,频率愈低探测深度愈大,探测前可进行多种组合进行试验,以确定最佳参数进行数据采集。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上述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的,但其实现仅仅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应该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不同的变化和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95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