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0169.4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8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随州市美亚迪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随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液晶显示装置(LCD)通常由上、下基板及填充在上下基板中间的液晶组成,为了形成液晶盒,通常会在上下基板间的周围形成闭合的封框胶图形对液晶进行封装,以防止液晶泄漏。形成封框胶图形的传统方法是通过丝网印刷技术进行,使用这种技术材料利用率低,生产周期相对也比较长,因此目前通常采用涂布的方式进行,涂布方式是将封框胶材料放入相应的注射器中后,将其安放在涂布装置上,注射器的上方通过导管同高压氮气源相连接。当高压氮气作用在注射器上时,封框胶材料就会从注射器下方的针孔中流出;如果这时配合注射器的移动,就会在基板上形成相应的封框胶图形。
封框胶需在液晶滴下然后再进行贴合,为了防止液晶受到边框的污染,贴合完毕后,必须迅速进行UV硬化。这就要求边框具备对UV光较高的敏感性,通常具备这种特性的封框材料的粘度都比较高,所以在进行封框胶涂布的时候,封框胶断线的发生率会很高,最终导致液晶泄露。目前的封框胶涂布都是在其中一个基板的一侧进行,即使在涂布过程中发现有封框胶断线,也无法修复。虽然通过改进工艺条件,可以降低相应不良的发生率,但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液晶泄漏几率小的液晶显示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封装框一,所述下基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封装框二,液晶位于封装框一和封装框二围成的封闭框架内。
所述封装框一和封装框二大小相等。
所述封装框一和封装框二是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上都安装了封装框,将液晶封装在其中,这样既可以有效的保证液晶的泄漏,也可以起到固定液晶的作用,而且由于封装框是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这样不管是上基板上的封装框断线还是下基板上的封装框断线,另外一个基板上的封装框在压力的作用下都会讲断线的地方补齐,从而保证整个框架的密闭性,不让封装在里面的液晶泄漏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基板1,下基板2,液晶3,封装框一4,封装框二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基板1和下基板2,所述上基板1和下基板2之间填充有液晶3,所述上基板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封装框一4,所述下基板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封装框二5,液晶3位于封装框一4和封装框二5围成的封闭框架内。
为了保证封装框一4和封装框二5能构成一个密闭的框架,所述封装框一4和封装框二5大小相等。
为了保证在一个封装框断线的时候另一个封装框能够将缺口堵住,所述封装框一4和封装框二5是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随州市美亚迪光电有限公司,未经随州市美亚迪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01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绘布固定修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晾焦装置